芫花萜膜用于过期流产郓城县人民医院李秀真观察芫花萜膜用于过期流产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如下:将患者分为两组。本组孕妇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窥开阴道,消毒,暴露宫颈,2.5%碘酒及75%酒精棉球消毒宫颈,宫颈钳固定宫颈,剪开药膜袋口,取出装有药膜的置入器,送至宫颈内口以上,固定实心杆后撤放置外管,撤出置入管,平卧……
芫花萜膜用于过期流产
郓城县人民医院李秀真观察芫花萜膜用于过期流产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如下 :将患者分为两组。本组孕妇排空膀胱 ,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外阴 ,窥开阴道 ,消毒 ,暴露宫颈 , 2. 5%碘酒及7 5 %酒精棉球消毒宫颈 ,宫颈钳固定宫颈 ,剪开药膜袋口 ,取出装有药膜的置入器 ,送至宫颈内口以上 ,固定实心杆后撤放置外管 ,撤出置入管 ,平卧 10分钟。对照组用乙酚 5mg ,每日 3次口服 ,或4mg ,每日 2次肌注 ,第 3日用催产素 10u加 5%葡萄糖液 500ml静滴。其采用的疗效标准如下 :有效 :完全流产 (胎儿、胎盘完整排出 )或不全流产 (胎儿娩出、胎盘、胎膜列留或滞留 )。失败 :无妊娠产物排出 ,需行钳刮术。其治疗结果如下 :本组 48例 ,完全流产 30例 ,不全流产 18例 ,失败 0例 ,总有效率 100%;对照组 23例 ,完全流产 3例 ,不全流产 20例 ,失败 13例 ,总有效率 63. 9 8%;本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1)。据此认为 ,芫花萜膜用于过期流产 ,时间短 ,无痛苦 ,损伤小 ,疗效满意。
详见《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年第 18卷第 6期第 10页
桂苓丸治疗子宫肌瘤
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医务室的张玲观察了桂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在治疗时用桂苓丸 ,其药物组成如下 ;桂枝 10g ,茯苓 10g ,桃仁 10g ,丹皮 10g ,赤芍 10g,鳖甲 10g ,卷柏 10g ,陈艾 1 0g ,青皮 10g ,川断 10g ,续断 10g ,黄芪 10g ,生牡蛎 30g ,黄柏 6g。上方共研成末 ,蜜制成丸 ,每丸重 10g ,每次 1丸 ,每日 3次口服 ,连服 1. 5~ 3个月为 1疗程。月经来潮时停止服药 ,第 1疗程后进行检查 ,如正常即可停药 ,未正常则继续第 2疗程治疗。其采用的疗效标准如下 :痊愈 :妇检宫体正常或稍大 ,质软、活动好转 ,超声波检查宫体前后径 5cm以内 ,出波饱和 ,余未见异常 ,月经周期及量正常。显效 :妇检宫体比原来明显缩小 ,超声波检查宫体前后径 5~ 5. 5cm ,出波饱和 ,余无异常或稍异常 ,月经周期及经量正常。有效 :妇检比原来宫体缩小 ,超声波检查宫体前后径比原来缩小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 ,量减少。控制 :妇检宫体保持原来大小 ,超声波检查宫体前后径保持原来大小 ,月经量比原来稍减。其治疗结果如下 :本组 60例 ,治疗 1~ 3个疗程 ,痊愈 43例 ,显效 11例 ,有效 4例 ,控制 2例。据此认为 ,桂苓丸调经止血止痛 ,用其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满意。
详见《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年第 18卷第 6期第 18~ 19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远期疗效观察
刘金云、孟凡莲等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从月经周期第 5日开始用米非司酮 ,每日每次 12. 5mg ,睡前凉开水冲服 ,连服 6个月。本组并用消瘤丸 ,药物组成 :丹参 20g ,黄芪 30g ,赤芍 10g ,当归 15g ,香附 10g ,夏枯草 15g ,海藻 15g,浙贝母 12g ,山慈菇 12g ,白术 15g ,三棱 10g ,莪术 15g ,生水蛭 10g ,醋鳖甲 30g。由本院制剂室制作 ,每丸 9 g。用法 :每次 9g ,日 3次服 ,连服 6个月。疗效标准 :显效 :最大肌瘤体积治疗后比治疗前缩小≥ 60%。有效 :缩小 >20%,但 <60%。无效 :缩小≤ 20%。本组 64例 ,显效 47例 ,有效 1 5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 6. 88%;对照组 62例 ,显效 31例 ,有效 20例 ,无效 11例 ,总有效率82 . 2 6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1)。两组治疗后除雌激素无明显变化外 (P > 0.05 ),其余性激素 (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孕激素 )均比治疗前降低 ,且差异显著 (P <0. 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5)。停药 6个月 ,对照组 50例绝经 , 8例月经稀发 , 4例恢复正常月经 ,超声检查 46例最大肌瘤体积较治疗后缩小 , 5例肌瘤消失 , 6例无变化 , 5例又见增大 ,但均小于治疗前 ;本组 56例绝经 , 5例月经稀发 , 3例月经恢复正常 ,超声检查 52例最大肌瘤体积较治疗后缩小 , 8例肌瘤消失 , 4例无变化 ,无再增大者。临床疗效证实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 ,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详见《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 22卷 4期 248页
水针联合阴部神经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
山东省郓城县人民医院袁广茜、祝秀从观察了采用水针联合阴部神经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如下 :随机分为两组。本组在宫口开大 3cm时 ,在第 5腰椎棘突划一中线 ,左右旁开 2cm ,由此向下 2cm共 4个点 ,皮内注射 0. 5mL灭菌注射用水 ,形成直径 1. 5cm皮丘。当宫口开大 9~ 10cm时 ,取膀胱截石位 ,一手中、食指伸入阴道 ,触及坐骨棘及骶棘韧带 ,用 7号腰穿针自坐骨结节与肛门间的中点处进针 ,向坐骨棘尖端内侧约 1cm处穿过骶棘韧带 ,体会到有落空感后抽吸无回血 ,注入 1%利多卡因 10mL。对侧同法操作。结果显示 :本组 200例 ,无痛 88例 ,轻微痛 1 11例 ,无效 1例 ;对照组 200例 ,无痛 10例 ,轻微痛 47例 ,无效 143例。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05)。本组剖宫产 17例 ,阴道助产 12例 ;对照组剖宫产 33例 ,阴道助产 27例。分娩镇痛者剖宫产率及阴道助查率明显降低 (P <0. 00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本组胎儿窘迫 4例 ,产后出血 1例 ;对照组胎儿窘迫 5例 ,产后出血 1例。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临床疗效证实 :本法具有解除分娩疼痛、明显加快产程 ,提高自然分娩率的特点 ,疗效满意。
详见《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2年第 2卷第 3期第 2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流产继发不孕
泰兴市中医院的杨一纯观察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流产继发不孕的临床疗效。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用基本方 ,其药物组成如下 :黄芪 15g ,当归 15g ,丹参 15g ,桃仁 12g ,三棱 15g,莪术 15g ,炙乳香 12g ,炙没药 12g ,穿山甲 15g ,红藤 15g。在治疗中随症加减 :偏血虚加紫河车、熟地、白芍 ;偏痰湿加半夏、苍术。上方每日 1剂水煎于月经来潮第 5日开始服 , 15日为 1疗程 ,连用 3个月。并用西药宫腔内注射 :患者月经干净 3~ 5日 ,排空小便 ,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 ,暴露宫颈 ,夹持宫颈上唇 ,将双腔胶皮导管轻轻插入宫腔 ,以通过宫颈内口为准 ,充盈气囊后再轻拉导管 ,使气囊堵塞宫颈内口以防漏液 ,将含有地塞米松 10mg、庆大霉素 16万单位、α-糜蛋白酶 8000单位 ,生理盐水20ml的注射器接导管上 ,以每分钟 1ml速度缓慢注入。注射完毕后 ,血管钳夹住导管 ,让患者仰卧10分钟后取下导管。连续 3个月 ,每周 1次 ,直至排卵前。其所采用的疗效标准如下 :痊愈 :治疗 1年内怀孕者。好转 :治疗 1年内虽未怀孕 ,但各种与本病有关的症状及体征均有好转 ,输卵管碘油造影与治疗前比较 ,有明显改善。无效 :治疗 1年未孕 ,输卵管碘油造影与治疗前相同。其治疗结果如下 :本组 42例 ,治愈 21例 ,好转 17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达 9 0. 48%。据此认为 ,以上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人工流产继发不孕疗效满意。
详见《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2002年第 3期第 21页
补肾健脾固冲法治疗先兆流产
陕西省中医医院的丛萍等观察了补肾健脾固冲法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 :治以补肾固冲 ,健脾安胎法 ,用自拟方 ,其药物组成如下 :菟丝子 15g ,杜仲 15g,川断 15g ,桑寄生 15g ,党参 1 5g ,黄芪 15g ,山药 15g ,白术 12g ,熟地 10g,山萸肉 10g ,黄芩 10g。在治疗中随症加减 :出血较多加阿胶、黄芩炭、苎麻根 ;腹痛甚加白芍、炙甘草 ;腰膝酸软 ,头目昏眩加女贞子、旱莲草 ;心烦少寐加酸枣仁、柏子仁 ;伴恶心呕吐加竹茹、桑叶、丝瓜络 ;伴胸胁胀满者加苏梗、香附。上方每日 1剂水煎服。血止或症状改善后改为隔日 1剂 ,共 5~ 10剂。其采用的疗效标准如下 :痊愈 :血止胎安 ,兼症消失 ,观察 2周后各项检查证实正常妊娠。好转 :出血减少 ,兼症改善 ,各项检查为正常妊娠。无效 :出血不止 ,甚至堕胎流产或胎死腹中。其治疗结果如下 :本组 54例 ,痊愈 50例 ,好转 1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 9 4. 4%。据此认为 ,上述补肾健脾固冲法具有维持妊娠黄体 ,促进孕卵发育的功能。
详见《陕西中医》杂志 2002年 23卷第 5期第 39 1~ 39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