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中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三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与生命。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肿瘤的流行病学因素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伴随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蔓延和播散,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已经出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在与日俱增。尽管,国内外医学界对卵巢癌的病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都作了大量的研究,但……
妇科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疾病之一 ,其中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三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与生命。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些肿瘤的流行病学因素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如伴随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蔓延和播散 ,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已经出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在与日俱增。尽管 ,国内外医学界对卵巢癌的病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都作了大量的研究 ,但卵巢癌的 5年存活率始终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因此 ,对妇科恶性肿瘤的普查显得尤为重要 ,应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重视宫颈癌的普查
我国是对宫颈癌普查开展得比较早和范围较广的国家 ,曾明显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晚期宫颈癌的患病率。但近年来 ,对宫颈癌的普查有所放松 ,宫颈癌的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 ,加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使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年轻化 ,在 20多岁的女性中 ,患宫颈癌已屡见不鲜。
宫颈细胞学涂片
宫颈细胞学涂片是筛选宫颈癌的最简单、病人易于接受和效果较好的方法。过去国内常用的方法是巴氏五级分类 ,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多医院在沿用此分类标准。但原来的涂片方法制出的标本片厚薄不均 ,影响了诊断的精确性 ,且巴氏五级分类法对病变的描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与病理诊断结果无法比照。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的出现 ,使细胞的采集和玻片的制备都出现了突破性进展。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克服了传统涂片方法的局限性 ,可获得薄而均匀的细胞层 ,并尽可能地清除了妨碍观察的血液、黏液及杂质 ,明显的提高了标本质量。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降低了因涂片质量差而不应出现的误诊或漏诊。
宫颈涂片自动检测系统 ,把电子计算机自动扫描和识别异常细胞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电子计算机自动扫描 ,筛选出异常细胞 ,然后用数码相机拍照 ,并进行数据转换 ,制成光盘 ,提供给细胞学专家进行阅片。如对光盘提供的异常细胞有疑问时 ,可根据视野提供的坐标 ,迅速在涂片上找到该细胞位置 ,进一步进行观察认定 ,其准确率达 9 7%~ 100%,具有快捷准确的优点 ,是细胞学检测技术的一大飞跃。
19 88年 ,美国国际癌症协会在Bethesda举行会议 ,建议用上皮内病变来描述宫颈病变 ,被称为伯塞斯达系统。该诊断系统除对标本质量进行评价外 ,而且对细胞异形性描述更加精细、准确。主要包括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和不典型腺细胞等 ,使细胞学诊断更容易被临床医生理解和接受。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可将病变部位放大 10~ 20倍。其主要适应症是 :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细胞 ;细胞学检查虽无异常发现 ,但肉眼观察疑癌 ;宫颈炎治疗效果不佳 ;宫颈癌手术前确定病变累及的范围和需将病变部位局部放大才便于鉴别的疾病。阴道镜检查不能确定病变的性质 ,但可帮助临床医生准确选择活检部位 ,提高活检的阳性率 ,是肿瘤普查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宫颈锥切或宫颈管诊刮
宫颈癌检查最常用的手段是局部活检、多点活检或阴道镜指导下的活检 ,但活检不能代替锥切或宫颈管诊刮。应进行锥切进一步明确诊断的适应者为 :对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阴道镜检查阴性或不满意者 ;老年妇女鳞柱交界退缩至宫颈管内或病变延及宫颈管内者 ;活检为原位癌、微小浸润癌但不能除外浸润癌者。此外 ,对细胞学检查发现不典型腺细胞或细胞学多次检查阳性 ,但阴道镜检查阴性或不满意者 ,应进行宫颈管诊刮。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或宫颈癌有密切关系。近年来 ,有很多关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报道 ,已引起妇产科医生的重视。人乳头瘤病毒 6型、1l型属低危型 ,与性病尖锐湿疣有关。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16型、18型与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及宫颈癌关系密切。目前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人群呈上升趋势 ,因此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特别是亚临床感染人群的检测应给予高度重视。对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除细胞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方法外 ,杂交辅获检测技术的出现 ,可以更准确、快速诊断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子宫内膜癌的危害不容忽视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老年妇女的增多 ,加之外源性雌激素的广泛应用 ,特别是不含孕激素的雌激素长期应用 ,由于缺乏孕激素的拮抗作用 ,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的增生 ,甚至癌变。所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其与子宫颈癌发病比率已从 20世纪 60年代的 1: 10上升至现今的 1 : 1。另外 ,不孕、肥胖、绝经延迟 ,长期服用三苯氧胺 ,都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关。因此 ,对子宫内膜癌 ,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外 ,对高危人群还应作定期普查。
细胞学检查
宫颈刮片、阴道后穹窿涂片以及宫颈吸片等方法简单易行 ,但阳性率不高。近年来有报道采用内膜冲洗、尼龙网内膜刮取等方法提高了阳性率 ,可作普查筛选的一种手段。
子宫内膜活检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通过病理检查不仅可确定病变性质、组织类型 ,也可检测雌二醇、孕激素及癌基因的表达 ,对确定手术范围、判断预后有所帮助。
B超检查是一种简单、无痛苦、病人易于接受的方法。经阴道B超检查不仅可清晰地观察到宫腔内病变情况 ,同时对判断肌层浸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敏感性达 80%~ 100%。绝经后妇女 ,如子宫内膜厚度大于 6mm ,应引起警惕 ,其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41%和 9 8%。
核磁共振对判断子宫内膜肌层浸润程度有价值 ,特别在宫颈管是否受累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其缺点是费用较高 ,使普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早期发现卵巢癌
卵巢癌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由于其早期不易被发现 ,晚期治疗效果差 ,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危害很大。因此 ,早期筛查诊断卵巢癌是妇产科医生的重要课题。
筛查高危人群 :在卵巢癌患者中 ,大约有 5%~ 10%属遗传性易感者 ,如遗传性乳癌与卵巢癌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综合征和部位特异性卵巢癌综合征家族成员的卵巢癌发生率较高 ,应作为高危人群对待 ,特别是年龄在 40岁以上的妇女 ,出现月经紊乱、腹胀纳差及消瘦等症状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盆腔检查 :是发现卵巢癌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可发现附件区有质地较硬的不规则包块 ,特别在子宫直肠凹处往往可触及硬结或片状增厚区 ,常伴有腹水征。
B超检查 :在卵巢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它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无痛苦 ,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卵巢肿瘤的大小、形态 ,特别对囊实性鉴别、是否为多房、囊内有无乳头样物突出等能提出比较准确的声像图报告。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根据血流阻力指数及脉冲指数的变化 ,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组织产生或与肿瘤相关的物质 ,可通过血液、胸腹水或尿液进行检测。卵巢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 :CA125,主要用于上皮性卵巢癌的筛查 ,对浆液性囊腺癌的敏感性要比黏液性高 ,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时也会有低度表达 ;促合成代谢因子对内胚肿瘤的监测极为敏感 ,其敏感性接近 100%,对含有卵黄囊成分的未成熟畸胎瘤或混合型无性细胞瘤也可呈阳性表达 ;人癌胚抗原对卵巢黏液性囊腺癌也可呈阳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