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常见的妇科疾病及妇科肿瘤都有雌激素依赖性,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肌腺并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间质低度恶性肉瘤等。因而抗雌激素治疗是妇科领域一项很重要的治疗措施。雌激素的来源体内雌激素的来源有三:①卵巢分泌及合成雌激素;②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经芳香化酶的作用可转换成雌激素;③外周组织包括皮肤、……
许多常见的妇科疾病及妇科肿瘤都有雌激素依赖性 ,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间质低度恶性肉瘤等。因而抗雌激素治疗是妇科领域一项很重要的治疗措施。
雌激素的来源
体内雌激素的来源有三 :①卵巢分泌及合成雌激素 ;②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经芳香化酶的作用可转换成雌激素 ;③外周组织包括皮肤、脂肪、骨骼、肌肉、脑、成纤维细胞等部位均有芳香化酶表达 ,后者可使这些部位的激素前体转换成雌激素。所以 ,雌激素的来源不仅仅只限于卵巢 ,尚有肾上腺及外周组织的参与。而芳香化酶在这三种来源的雌激素合成过程 ,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卵巢功能已衰竭的绝经妇女及手术绝经或药物绝经的妇女 ,其雌激素来源主要是肾上腺及外周组织合成 ,而且必须有芳香化酶的参与。故近年来 ,有研究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 ,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进行抗雌激素治疗 ,并已取得了较好效果。
芳香化酶抑制剂疗效初现
在激素依赖性妇科疾病及肿瘤中 ,有研究显示 ,子宫内膜腺癌的间质细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间质细胞有芳香化酶过度表达 ,局部组织的雌激素浓度增加 ,从而刺激了组织增生。有报道采用口服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治疗 10例绝经后的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结果显示 ,血雌二醇浓度下降了3 8%,局部组织的芳香化酶活性减低。B超见癌灶缩小了 1/3,症状亦有所改善。
另有 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分别于手术后 3年及 6年发生肺转移 (1例已切卵巢 , 1例未切卵巢 )。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后 ,病情完全缓解 ,各随访 7年及 14年 ,仍健在。 1例 53岁表现为尿潴留的子宫肌瘤患者 ,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后 ,肌瘤体积缩小了 71%,尿潴留症状消失。 1例 57岁曾行子宫及双附件切除的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手术后反复复发 ,口服芳香化酶抑制剂后 ,血雌二醇水平下降了 50%,阴道病灶直径从 3cm缩小到仅剩 3mm的残迹 ,治疗前病灶组织可测出较高水平的芳香化酶 ,治疗后活检组织已测不出芳香化酶。亦有研究以CA125评估复发性卵巢癌的病情 ,观察到一部分雌激素受体表达阳性的卵巢癌患者 ,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后 ,病情表现稳定。
总之 ,近 1~ 2年已有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各种雌激素依赖性妇科疾病及肿瘤的报道 ,并且疗效已初见苗头。虽然 ,历年来早已有包括孕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素激动剂 (GNRH -a)在内的抗雌激素治疗成功应用于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报告 ,但仍有一部分病例疗效不满意 ,特别是对于已绝经患者或已行卵巢切除的患者疗效较差。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 ,将成为抗雌激素治疗的又一有效措施 ,值得继续进行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