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王健博士嘉宾: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方芳博士王:妇科有哪些常见的症状?方:妇科检查作为妇科体检的重要部分,在妇产科疾病诊断和妇科普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概括说来,在妇产科方面经常出现的异常情况包括阴道出血(指正常月经以外的阴道流血)、白带异常、下腹痛、下腹肿块、闭经等。王: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妇科检查?……
主持 :王健博士
嘉宾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方芳博士王 :妇科有哪些常见的症状 ?
方 :妇科检查作为妇科体检的重要部分 ,在妇产科疾病诊断和妇科普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概括说来 ,在妇产科方面经常出现的异常情况包括阴道出血 (指正常月经以外的阴道流血 )、白带异常、下腹痛、下腹肿块、闭经等。
王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妇科检查 ?
方 :妇女在出现以上任何情况时都应该及时到妇产科就诊 ,进行妇科检查寻找原因并及时进行治疗。另外 ,我国从上世纪 70年代以来 ,定期开展妇科病的普查普治 ,已被列为妇女保健的常规工作内容之一 ,即使没有发现明显异常的情况 ,女性朋友们也应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以便及早发现各种妇女常见病、多发病 ,落实预防措施 ,及时开展治疗 ,降低其发病率 ,从而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王 :检查前要注意些什么 ?
方 :在进行妇科检查前 ,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
1、受检者应先排空小便 ,有便秘者也应解清大便 ,以免因胀大的膀胱或粪块与盆腔肿块混淆而造成误诊。
2、月经期一般不做阴道检查 :若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则应及时检查。
3、未婚妇女一般不做妇科检查 ,必须要做时医生会采用直肠──腹部诊。但未婚而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也应该常规进行妇科检查。
4、受检者一般取膀胱结石位 (仰卧、双腿屈曲向两侧分开 ),臀部置于检查台边缘 ,双手平放于身旁 ,以使腹肌松弛。检查者面向受检者 ,立在受检者两腿之间。
5、每位受检者检查后均应更换置于臀部下面的垫单 ,以防交叉感染。
6、受检者应尽量配合医生进行检查 ,放松思想 ,并保持腹肌松弛以取得最满意的检查效果。
王 :妇科检查具体内容是什么 ?
方 :妇科检查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步 :
1、外阴部检查 :观察外阴发育及阴毛多少和分布情况 ,可以间接了解性腺发育的情况 :有无先天畸形如处女膜闭锁或先天无阴道等 ;有无皮炎、溃疡或肿块 ;有无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如外阴白斑、白癜风等 ;受检者向下屏气 ,观察有无膀胱或直肠膨出、子宫脱垂或尿失禁等 ,这些情况容易发生在年纪较大、生育较多及产后不久的妇女。
2、阴道窥器检查 :阴道窥器俗称“鸭嘴巴” ,借助它医生可以检查宫颈和阴道有无异常情况 ,如宫颈糜烂、息肉及肿块、阴道炎症、囊肿及先天畸形如阴道膈、双阴道等。此时医生会进行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宫颈刮片检查 ,是筛选早期宫颈癌的重要方法。
如果有异常的白带 ,此时也可以进行检查。在后穹隆取分泌物做涂片或培养检查有无滴虫、念珠菌、淋菌及线索细胞等。白色或灰黄色泡沫样稀薄白带为滴虫性阴道炎的特征 ,可伴有外阴瘙痒 ;凝乳块状白带为念珠菌阴道炎的特征 ,常伴有严重外阴瘙痒或灼痛 ;灰色均质鱼腥味白带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 ;伴有臭味的脓样白带 ,常由滴虫或淋菌等所致的急性阴道炎、宫颈炎等引起。
3、双合诊 :即阴道 -腹部检查 ,是盆腔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 ,通过这一步检查 ,医生可以了解阴道的通畅度和深度 ,有无先天畸形或肿块 ;有无宫颈接触性出血 ;若上抬宫颈时感到疼痛称宫颈举痛 ,为盆腔内器官有病变的表现 :另外 ,通过两手相互协调配合 ,可以了解子宫位置、有无子宫肌瘤或子宫肌腺症等导致的子宫增大、有无炎症等引起子宫压痛等 ;以及有无卵巢肿瘤、附件炎症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导致的肿块、增厚或压痛等情况。
4、三合诊 :即腹部 -阴道 -直肠联合检查 ,目的在于弥补双合诊的不足。通过三合诊可了解后位子宫的大小、发现子宫后壁、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及阴道直肠膈或直肠内有无病变等。
王 :未婚女性如何进行检查 ?
方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医生采取以上的检查方法 ,但对于未婚、阴道闭锁或因其他原因不宜行双合诊的患者可以采用直肠 -腹部联合的方法进行检查。
王 :怀孕的女性 ,可以做女性检查吗 ?
方 :在怀孕的妇女当中 ,尤其是早孕期的妇女 ,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 ,例如阴道炎症特别是孕期容易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阴道出血、腹痛等 ,孕妇往往对此时进行妇科检查有很大的顾虑 ,害怕由于检查导致流产等后果。其实 ,完全不必有这样的顾虑 ,妇科检查一般不会导致流产 ;相反 ,如果不尽快找出原因及时给予治疗 ,往往会使病情发展 ,最后造成感染、流产等不良结局。
王 :妇科检查宜多长时间进行一次 ?
方 :女性平时不仅要懂得关爱家人 ,也要懂得关爱自己 ,有了问题一定要及时就诊 ,没有异常感觉也应该定期做妇科检查 ,一般情况下一年一次。
(内容选自东方电台金色频率AM 129 6/FM 9 2. 4《养生宝典》周日《博士谈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