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夏秋季常见病,多因感染、过敏、消化不良、以及胃肠道功能失调等引起,有些患者认为,腹泻不是大问题,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腹泻,自己吃点黄连素、吡哌酸就行了,这样,就容易进入腹泻用药的误区。误区一不看症状,自行用药,急于求成小张在大排档吃完饭后,就开始腹痛、……
腹泻的次数过多,或长期慢性腹泻,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的丢失,甚至引发肾功能衰竭。纠正脱水,应及时口服补液盐(ORS)。ORS由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及葡萄糖20克组成(也可用白糖,但用量应加倍),加水至1000毫升,应用时可分成5次,每次200ml。同时喝些米汤、白开水等,以维持生理需要。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A。24~48小时内避免食用牛奶和奶制品,以免加重腹泻。
有人认为腹泻时应禁食,说饿一饿就会好的。其实采用饥饿疗法并不科学。对于饮食不当所致腹泻较重者,可禁食8小时左右,以后由小量开始逐渐增加饮食,3~5天恢复正常饮食。饮食上应以流质食物为主,再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
误区四 注重饮食因素影响,忽视了药物性腹泻
饮食不当会引起腹泻,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而某些药物也可引起腹泻往往不被人们重视。药物不良反应中较为常见的就是腹泻,约占不良反应总数的7%。已知有700多种药物可引起腹泻,主要是抗生素、缓泻剂、含镁的抗酸剂、含乳果糖或山梨醇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前列腺素、抗肿瘤药、抗心律失常药物、胆碱类药,以及α-葡萄苷酶抑制剂、脂肪酶抑制剂和胆碱酯酶抑制剂。
因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占药物性腹泻的25%,轻者为良性腹泻,重者为伪膜性结肠炎。所以,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导致腹泻或使腹泻加重甚至迁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