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鉴别诊断应对病程、排便情况、伴随症状及病原检查进行教诊断。一、急性腹泻(一)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痢疾(急性菌痢)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在夏秋季发玻可行成大、小浒潜伏期多为1-2d,长可达7d。患者常以畏寒、发热和不适感争骤起病,有腹痛、腹泻,排便每天10余次至数10次。常伴里急后重、恶心、呕吐与脱水。粪便在病初可为水样,以后排……
(二)溃疡型肠结核
肠结核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多数有肠外结核,以肺结核居多,可有消化不良症状。在急性进展期可有毒血症症状,如发热、盗汗、腹痛、腹泻、体力减退、消瘦等。排便每日3-4次,多在餐后发作,粪便呈糊状或水样便,一般无脓血便。
主要诊断依据:①有结核中毒症状;②肠镜活组织检查为干酪样坏死组织;③抗结核治疗有效。
此外,肠外结核病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肠道菌群失调
在正常大便菌谱中。常住菌占90%以上,其中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各占一半。过路菌不超过 10%,芽胞菌与酵母菌虽也属常住菌,但数量不超过总菌数的10%。如过路菌繁殖显著超过正常值(4O%以上人则引起菌群失调,临床上出现腹泻。双歧杆菌属的减少也是菌群失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主要诊断依据:①多有诱发因素,如体质衰弱,应用广谱抗生素等;②大便菌谱分析;③调节菌群治疗有效。
(四)大肠癌
大肠癌多在中年以上,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便血等。
主要诊断依据:①近期内出现持续性腹部不适、隐痛、胀气等;②排便习惯改变;③不明原因的贫血、乏力或体重减轻;④结肠触及肿块;⑤钡灌肠或肠镜检查发现占位病变,肠镜下活组织检查可确诊;⑥直肠癌,肛门指检可触及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