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鉴别诊断应对病程、排便情况、伴随症状及病原检查进行教诊断。一、急性腹泻(一)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痢疾(急性菌痢)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在夏秋季发玻可行成大、小浒潜伏期多为1-2d,长可达7d。患者常以畏寒、发热和不适感争骤起病,有腹痛、腹泻,排便每天10余次至数10次。常伴里急后重、恶心、呕吐与脱水。粪便在病初可为水样,以后排……
(五)溃疡性结肠炎
本病在我国发病较低,临床症状一般较轻,有严重并发症者少见。
1、发病以20-4O岁最多。腹泻常为早期症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排便每日3-4次,重者每日可达10余次。多伴里急后重。约半数患者有腹泻便秘交替。受凉及饮食失调常为诱因。发作期粪便呈水样或糊状,多数为鼓液血便或脓血便。重症患者常有肠外表现,如关节炎、虹膜炎、结节性红斑等。部分患者肝脾肿大。
2、X线检查:一般不用于活动期重症患者。钡灌肠X线征有:①肠管变细、结肠袋消失、肠倾短;②管壁边缘毛糙呈锯齿状或毛刷样③肠腔内有小龛影或龛状存钡区;④肠腔内有颗粒状充盈缺损,为假息肉。
3、肠镜检查所见:①肠部膜充血、水肿、质地变脆,触之易出血;②就膜呈颗粒感,失去光泽、粗糙不平;③溃疡大多表浅、多发、大小形态不一。溃疡表面有白色渗出物,也可为血性荡液;④假息肉或炎性息肉形状多样,有蒂或无蒂。有时出现桥样增生。
4、诊断依据1993年在太原的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根据国际的诊断标准,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了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试行标准:①诊断本病须先排除菌痢、阿米巴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肠结核、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等;②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并至少有内镜或X线检查的特征性改变中的1项;或③临床症状不典型,但有典型的肠镜或X线表现或病活检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