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鉴别诊断应对病程、排便情况、伴随症状及病原检查进行教诊断。一、急性腹泻(一)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痢疾(急性菌痢)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在夏秋季发玻可行成大、小浒潜伏期多为1-2d,长可达7d。患者常以畏寒、发热和不适感争骤起病,有腹痛、腹泻,排便每天10余次至数10次。常伴里急后重、恶心、呕吐与脱水。粪便在病初可为水样,以后排……
(七)胰源性吸收不良
胰源性吸收不良是指由于胰腺外分泌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肠消化和吸收不良所致。常表现为脂肪泻,多见于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晚期。
胰源性吸收不良的诊断须根据下列一项或多项进行诊断。①患者有脂肪泻与肉质泻,胰腺消化功能试验证明脂肪、肌肉与淀粉的消化均有障碍;②十二指肠引流液中缺乏胰淀粉酶;③胰泌素兴奋试验时,胰腺无消化酶分泌或缺乏正常的分泌,④’‘碘一油酸试验正常,而‘’‘碘一甘油酸酯试验粪便放射性排量增加正常0-4%)⑤给胰酶替代治疗,能改善蛋白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不良。
(八)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表现为结肠运动功能过度增强或蠕动波异常。临床上常有腹泻、便秘、腹痛等症状,发病多与精神因素有关。
诊断依据:①临床上有腹泻、便秘、腹痛等症;②无消瘦、发热或腹泻的阳性体征;③粪便检查无阳性发现;④X线钡餐及肠镜检查无器质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