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俗称拉肚子。这看似不起眼的常见病,却有着极为复杂的病因。在空中诊室的热线中,一位读者的来电就颇具代表性。
腹泻,俗称拉肚子。这看似不起眼的常见病,却有着极为复杂的病因。在空中诊室的热线中,一位读者的来电就颇具代表性。
“我的朋友腹泻,没吃药 ,喝了一天热水好了,我腹泻了,吃了消炎药,怎么一天之后反而加重了?”这位读者着急地问道。
在详细了解了症状之后,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汪素文说:“看来,您朋友的腹泻是因为受了刺激,而您的腹泻是病毒性的,所以吃抗生素没有用。”
腹泻,有急性的也有慢性的
“很多人说的腹泻,实际上是指急性腹泻,但是腹泻也有慢性的。这一点首先要区分清楚。”汪素文介绍,急性腹泻发病急,病程一般在两三周之内;而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不长的复发性腹泻。
在空中诊室的热线中,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先生打来电话,介绍了自己的病情。“从您的情况来看,出现慢性腹泻已经20多年了。”汪素文解释,这位老先生是南方人,来济南定居后水土不服,加上没有及时调整,因而日积月累出现了慢性腹泻。“ 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肠易激综合征,需要好好调理。”
而市民卢先生打进热线说,连吃3根冰棍之后,出现腹泻。“肠胃突然受到较大刺激,出现腹泻,是急性腹泻的一种。”汪素文说,很多人在夏秋季节直接从冰箱里拿出冷的食物或饮料就吃或喝,很容易导致急性腹泻;这都是生活习惯问题,只要稍加注意就能避免。
腹泻成因复杂,要分清症状
“腹泻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专家指出,腹泻时,同时可伴有呕吐、发热、腹痛、腹胀、黏液便、血便等症状。如出现发热、腹痛、呕吐等,可能是急性感染;伴大便带血、贫血、消瘦等,要警惕肠癌;如果出现水样便,则需警惕霍乱弧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同时,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的成因也不尽相同,但都比较复杂。急性腹泻,多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食物中毒、饮食过凉、腹部受凉、消化不良等原因造成。而长期的慢性腹泻也有多种疾病的可能。如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大肠炎、局限性肠炎、肠结核等。
同时,肠易激综合征等也能引起慢性腹泻。“ 实际上,肠易激综合征还可以引起便秘,它们是一种病的两种不同表现。”专家介绍,肠易激综合征本质上是患者的肠道功能紊乱。
“ 所以,出现腹泻,要及时就医,以便根据不同的病情加以不同的治疗,使用不同的药物,必要的还得进行手术。”专家提醒说。
9月是腹泻高发期,需多注意
“每年的7月、8月、9月是腹泻的高发期,这一期间济南市中心医院的腹泻门诊量一般每天都能达到30人左右。”济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汪素文介绍。
同时,9月尤为特殊。因为 7月、8月的夏季腹泻,主要以细菌性感染为主,通常由食物变质等原因造成;而9月,气温变化大,除了食物变质的原因,夜间还容易受凉,导致腹泻;同时9月往往是开学时间,学生容易因精神紧张出现功能性腹泻,所以9月份既是腹泻高发期,也是腹泻病因相对复杂的时间段。
9月也是容易出现儿童秋季腹泻的时间段。秋季腹泻,往往是婴幼儿的大便像水或蛋花汤一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是一种“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病毒形似车轮而得其名。这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腹泻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宝宝,尤以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不过,专家建议出现秋季腹泻时家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再确定下一步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