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腹泻最重要的就是对症处理,小孩一旦出现腹泻,要及时使用低渗型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而不同喂养方式的患儿,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治疗腹泻最重要的就是对症处理,小孩一旦出现腹泻,要及时使用低渗型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而不同喂养方式的患儿,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小儿腹泻需及时补液盐预防脱水
小儿腹泻病情可轻可重,及时正确处理非常重要。消化科主任医师耿岚岚指出,治疗腹泻最重要的就是对症处理,小孩一旦出现腹泻,要及时使用低渗型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而不同喂养方式的患儿,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对于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而混合喂养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低渗型口服补液盐或其他清洁用水;如果是人工喂养儿,则应选择低渗型口服补液盐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用水。
小儿腹泻可继续母乳喂养治疗
耿岚岚主任介绍,宝宝发生腹泻之后,很多年轻的父母都不知所措,不清楚该怎样喂养才合适。其实,腹泻发生之后,是可以继续喂养的,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喂养方式,小儿腹泻主要有以下四种治疗方式:
一、继续喂养——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患儿可继续母乳喂养,小于6个月的人工喂养患儿可继续喂配方乳,大于6个月的患儿可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食物,如粥、面条、稀饭、蛋、鱼末、 肉末、新鲜果汁。同时,鼓励患儿进食,如进食量少,可增加喂养餐次。避免给患儿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而病毒性肠炎常有继发性双糖酶缺乏,对疑似病例可暂时给予低(去)乳糖配方奶,时间1~2周,腹泻好转后转为原有喂养方式。
二、继续喂养——营养治疗
对于糖源性腹泻,以乳糖不耐受最多见,治疗宜采用去双糖饮食,可采用去(或低)乳糖配方奶或豆基蛋白配方奶。对于过敏性腹泻,以牛奶过敏较常见,避免食入过敏食物,或采用口服脱敏喂养方法,不限制已经耐受的食物,婴儿通常能耐受深度水解酪蛋白配方奶。对于慢性腹泻、肠粘膜损伤、吸收不良综合症者,应采用要素饮食。而对于少数重症病例,不能耐受口服营养物质、伴有重度营养不良及低蛋白血症者,则需使用静脉营养。
三、补锌治疗:
腹泻时,锌元素大量流失,而锌元素对肠黏膜有重要作用,当身体缺锌时,可导致肠绒毛萎缩和肠道双糖酶活性下降。补锌能加速肠黏膜的再生,并增加刷状缘酶水平。急性腹泻病患儿能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共10-14天。
四、抗生素治疗:
腹泻患儿须进行粪便的常规检查和pH试纸检测。对于急性水样便腹泻在排除霍乱后,多为病毒性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常规不使用抗生素类药;而黏液脓血便 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则需用抗生素。应用抗生素前应首先行粪便标本的细菌培养和病原体检测,以便依据分离出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和调整抗菌药 物。
此外,耿岚岚主任特别提醒,宝宝发生腹泻,并不一定要送医院治疗。对于无脱水征和轻度脱水的腹泻患儿,父母们可在家自行护理。注意及时给宝宝口服足够的液体预防脱水,补锌之后继续喂养,若病情未好转再及时送医院。
谨记小儿腹泻病五大预防原则
一、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提倡母乳喂养。
三、积极防治营养不良。
四、合理应用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五、注射轮状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