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日前,本版编辑收到一位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来信,信中叙说了他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时屡受歧视的经历,虽然言辞有些偏激,但读后让人深思。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2亿,难以想象这么多人中,类似的境遇会有多少。尽管医学一再表明这个群体对于他人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强调他们应当有正常工作生活的权利,然而,社会上仍一再发生这个群体屡受歧视的……
编者的话:日前,本版编辑收到一位乙
肝病毒携带者的来信,信中叙说了他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时屡受歧视的经历,虽然言辞有些偏激,但读后让人深思。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1.2亿,难以想象这么多人中,类似的境遇会有多少。尽管医学一再表明这个群体对于他人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强调他们应当有正常工作生活的权利,然而,社会上仍一再发生这个群体屡受歧视的事情。这给他们本人、整个群体,乃至社会道德体系和
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带来的不良影响值得警惕。本版刊出这位读者的来信,并配发专家观点和评论。我们期望着全社会重视这个问题,更加关心这个群体,尊重他们的权利。
人民日报健康时空版编辑:
我是一名大学生,出生在边远山村的农民家庭,6岁时,母亲去世,父亲为了供我和姐姐上学,吃尽了苦。中学6年,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列班级前五名,曾两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1998年我考入大学,其间我曾获得两次“一等奖学金”、四次“二等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团员”。2000年6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但2002年毕业时,我经过激烈的竞争到一家企业(非食品行业)实习,实习期过后,单位组织体检,我因被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小三阳)而被拒绝录用。当时我的心情十分复杂,命运跟我开了这么大的一个玩笑。一个月时间,5次反复面试,录用后又被拒绝,都不是因为能力不够。对此,我想不通,很不甘心,可我除了接受又能如何。歧视和可恶的病毒让我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对这个世界的污染。
可我错在哪里,我只是携带者,并不是乙肝患者。而我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连这种病毒何时侵入体内我都无法知晓,却要背负这样一个无法对任何人申诉的沉重负担。我身体很好,中学6年、大学4年,从来没有得过病,父亲、姐姐和我在一起生活,也没有被传染。大学期间,虽然医生说我这种情况不需要治疗,而且传染性很小,每6个月复查一次就行了,但我还是吃了许多听说来的有效药,还得像做贼一样偷偷地吃,只盼摆脱这个“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