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认为,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是造成乙肝慢性化的根本原因,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一、哪些病人应该抗病毒治疗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如果转氨酶升高或者肝活检证实肝组织有明显慢性炎症,同时血清乙肝e抗原、HBV-DNA阳性者,都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转氨酶正常并且肝活检未发现肝组织有明显炎症活动,虽有血清e抗原或者HBV--DNA阳性,只表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
而被称为第二次突破的拉米夫定,其作用主要是能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多聚酶而使其复制停止。前些时候,布伦伯格博士到广州和乙肝治疗方面的专家、医生进行学术交流时明确指出:拉米夫定是目前最强的口服抗乙
肝病毒药物。我在近三年的临床医疗中,亲自指导百多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用药。这些患者在较长的乙肝病史中曾接受过很多方法和药物治疗,都无明显效果,反复出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经应用拉米夫定治疗1—2年,血清HBV-DNA阴转,肝功能恢复正常,大部分的症状得以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国内外有很多的研究证实,拉米夫定有三大方面的功效:1.抗乙肝病毒,最大限度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乃至清除;2.在抗病毒的同时,能够长期稳定肝功能情况;3.改善组织学状况,减少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此外,它对于那些既往肝功能曾经异常过,或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肝组织学有炎症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亦有效。拉米夫定的使用十分方便,每天口服一次,吸收良好,安全性高,疗程约一年。值得指出的是,在乙肝的慢性感染过程中,包括在治疗的过程中,乙肝病毒会出现一种天然变异的亚种,其毒性比野生株弱。此变异株对拉米夫定的敏感性有所下降,但它并非直接由拉米夫定造成的。国内外有较多的研究发现,已发生病毒变异的慢性乙肝患者继续服用拉米夫定仍能从中获益,能继续抑制野生型乙肝病毒复制,降低大多数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和HBV-DNA,持续获得组织学改善,仍能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实际上,我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发现,存在最大的安全性问题是患者对自己不够重视。如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严格遵从医嘱,服药不定时或经常漏服,自以为是而自行服药,没有定时到医院复查,不注意休息,暴饮暴食,饮酒,经常吃上火、燥热食品。这些不良行为会使药物的效能大大减低甚至不起作用。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高流行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10%,而广东地区高达17%。约25%的 HBsAg阳性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而慢性肝炎患者中又有少数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对付乙型病毒性肝炎要从预防做起,从慢性肝炎阶段积极治疗做起。而最重要的是选择恰当的包括抗乙肝病毒在内的综合性治疗。无论是拉米夫定还是干扰素,都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医学专家主张根据患者病史情况、病征,肝功能及病毒复制情况,选择好适应证,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选择价廉质优无明显不良作用的药物以最大限度有利于患者。新的药物及其与不同的药物组成的新治疗方案、新疗法,给乙肝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