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的发展飞速,目前除甲、乙、丙、盯戊型肝炎病毒,已被公认是致病毒性肝炎的嗜肝病毒。关于"庚型肝炎病毒"和新发现的TTV(含其变异株SANBAN、YONBAN等)、SENV(TTV相关病毒)、TLMV(TTV样微小病毒)、CAV(鸡白血病病毒)有报导可以引起肝炎病变,但目前尚未被公认为嗜肝病毒。例如"庚型肝炎病毒"的名称,未经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命名,现合理的名称是GBV-C/HGV,最近研究认……
病毒学的发展飞速, 目前除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已被公认是致病毒性肝炎的嗜
肝病毒。关于"庚型肝炎病毒"和新发现的TTV(含其变异株SANBAN、YONBAN等)、SENV(TTV相关病毒)、TLMV(TTV样微小病毒)、CAV(鸡白血病病毒) 有报导可以引起肝炎病变,但目前尚未被公认为嗜肝病毒。例如"庚型肝炎病毒"的名称,未经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命名, 现合理的名称是 GBV-C/HGV, 最近研究认为它不在肝内复制, 它在亚洲感染率达 11.7 %,可经血液传播, 但亚洲各国献血员不做GBV-C/HGV筛选, 未发生"庚型" 肝炎流行。关于TTV,SENV等, 北京地坛医院何忠平报导, 慢乙肝病人595例血清中,TTV阳性17.8%,SENV阳性88.2%,但在健康人中95例TTV阳性19.8%,SENV阳性85.1%,在慢均乙肝中TTV与SENV阳性率分别和健康人组比较,P值分别为0.421和0.177, 皆大于0.05, 健康人与慢乙肝病人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所以公认的嗜肝病毒仍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常见嗜肝病毒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是急
性病毒性肝炎,病毒在短期内被机体免疫清除,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以不用抗病毒治疗,丁型肝炎病毒是缺陷病毒,必需依附于乙肝病毒蛋白才能复制,没有HBsAg存在丁肝病毒也就不能复制, 乙型和各型肝炎病毒感染后, 部分病人可转为慢性肝炎, 可发展至肝硬化, 少数转为肝癌,所以本文重点在乙型肝炎病毒的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