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泻热通腑法也称为苦寒通下法,即选用苦寒清热的药物配合清热攻下药物,以攻逐里实邪热积滞的一种治疗方法,即称为泻热通腑法。二、作用泻热通腑法的作用主要有:通导大便、祛邪退热、荡涤积滞、保存律液、通瘀破结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泻热通腑……
一、定义
泻热通腑法也称为苦寒通下法,即选用苦寒清热的药物配合清热攻下药物,以攻逐里实邪热积滞的一种治疗方法,即称为泻热通腑法。
二、作用
泻热通腑法的作用主要有:通导大便、祛邪退热、荡涤积滞、保存律液、通瘀破结等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泻热通腑法的作用主要有下列几点:
(1)抗病原体作用和抗炎作用:如大黄对多种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物质渗出,限制炎
性病灶的扩散。
(3)排毒解毒作用:能增加大肠推进性蠕动而促进排便,使大肠内的腐败积存物、毒素等排泄出体外,有利于抑制细菌的繁殖和控制炎症的扩散,促进全身毒素的排泄,可减少大肠内腐败物产生的毒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例如,用通腑泻下法治疗后,可较快降低乙
肝病人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黄疸指数等的水
平。
(4)利胆作用:可促进胆汁分泌和胆汁的排泄,有利于乙肝患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的好转,有利于改善患者
消化功能。尤其是对加快黄疸的消退,疗效显著。
(5)增强胃肠蠕动,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急慢性乙型肝炎和其他急危重疾病,大多有胃肠功能低下的表现,例如上腹闷满,或胀痛、胃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者溏而不畅,舌苔厚浊腻等,通下后常常可以改善上述症状。
(6)利尿作用:有利于全身毒素、代谢废物的排泄,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恢复人体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7)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维持人体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
(8)通过对肠道局部的刺激作用,引起全身性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