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普丁真的那么可怕吗”、“我们到底还能继续用贺普丁吗”……自从有媒体对贺普丁的安全性提出质疑之后,编辑部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来电,以上那些疑问和恐慌情绪频频出现在字里行间。贺普丁,这种曾经被誉为“乙肝治疗史上的突破性革命”的药物,究竟怎么了?指导专家: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肝病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传染病科主任翁心……
“贺普丁真的那么可怕吗”、“我们到底还能继续用贺普丁吗”…… 自从有媒体对贺普丁的安全性提出质疑之后,编辑部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来电,以上那些疑问和恐慌情绪频频出现在字里行间。贺普丁,这种曾经被誉为“乙肝治疗史上的突破性革命”的药物,究竟怎么了?
指导专家: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
肝病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传染病科主任翁心华教授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贺普丁临床应用专家小组成员、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感染病专科分院院长王宇明教授
2003年,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治疗性乙肝疫苗问世。这意味着今后我国将可能采用该治疗性疫苗和抗病毒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乙肝,此举将大大提高乙肝的治愈率。这在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3亿的中国,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对于患乙肝的朋友来说,2003年似乎是利好的一年。
然而就在时间将要跨入2004年的时候,南方某知名大报以较大的篇幅刊登的一篇文章却令这些乙肝患者的好心情没能持续太久。文章报道了一名在读的医学博士使用贺普丁治疗其自身的乙肝,并最终致死的的事件。
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见报后立即有读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他们或是打电话,或是来信,纷纷询问道:“贺普丁不是乙肝治疗的首选药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传染病科主任翁心华教授和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感染病专科分院院长王宇明教授,请他们来回答这些读者的疑问。
一场没有赢家的官司 在那名身患乙肝的年轻医学博士离开人世后两年,他的家人把贺普丁的生产厂家以及销售公司推上了被告席。
根据那家南方报纸的报道,在2000年连续使用贺普丁后,这名身患乙肝的医学博士出现了头晕、恶心以及呕吐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不过,因为该药说明书上写着“患者对本品有很好的耐受性,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上
呼吸道感染样症状,头痛、恶心、身体不适、腹痛和
腹泻,症状一般较轻并可自行缓解”的字样,使得这名医学博士并没有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