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过程和自然史取决于病毒复制周期和宿主免疫应答。其病程一般可概括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标记激活(病毒清除期)和病毒整合于宿主DNA三个阶段,但不能截然分开,有分叉。治疗的目的是能持续抑制或中止病毒的复制,减少肝细胞的损伤,改变性肝炎的自然史,阻止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癌。目前国际上公认和正式批准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为α-干扰素(IFN-α)……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过程和自然史取决于病毒复制周期和宿主免疫应答。其病程一般可概括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标记激活(病毒清除期)和病毒整合于宿主DNA三个阶段,但不能截然分开,有分叉。治疗的目的是能持续抑制或中止病毒的复制,减少肝细胞的损伤,改变性肝炎的自然史,阻止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癌。目前国际上公认和正式批准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为α-干扰素(IFN-α)和拉米夫定,其他一些新药在积极开发中。国内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免疫核粮核酸、胎盘肽、胎盘转移因子、左旋咪唑、卡介苗等,中草药制剂如:甘草酸、苦参素(氧化苦参碱)、苦参碱、猪苓多糖、云芝多糖等,均未能证实确有抗乙
肝病毒的效果,需作进一步严格的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RCT),应用循证医学(EBM)的原则进行考核。
1. 1抗乙肝病毒药的现况
理想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至少应具有下列特点:
①具有很强抑制HBV复制的效力。一般来说,服药后病人血清内病毒载量至少下降2log10-3log10以上。
②安全性好;长期服用毒性低,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无致癌或致畸作用。
③作用持久,停药后发生反跳少。
④耐药性低、HBV发生耐药性变异株的机率低。
⑤同时具有激活宿主抗病毒的免疫应答。
1.2 α-干扰素(IFN-α)
α-干扰素系一种细胞因子,它并不直接杀灭或抑制病毒,而是作用于靶细胞的受体,激活细胞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发挥效果。干扰素有几种,其抗病毒活力有所不同,要仔细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