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患病率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除了与医学检查手段的进步有关外,还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人口老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有些患者被诊断为脂肪肝后,往往自行服用大量降血脂药物。他们以为脂肪肝就是血脂增高造成的,血脂降下来,脂肪肝就好了。实际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医生们郑重告诫脂肪肝病人,切勿自己滥服降血脂药。原因如下:首先,并非……
脂肪肝的患病率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这除了与医学检查手段的进步有关外 ,还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人口老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有些患者被诊断为脂肪肝后 ,往往自行服用大量降血脂药物。他们以为脂肪肝就是血脂增高造成的 ,血脂降下来 ,脂肪肝就好了。实际上 ,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医生们郑重告诫脂肪肝病人 ,切勿自己滥服降血脂药。原因如下 :
首先 ,并非所有脂肪肝患者的血脂都高。脂肪肝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酒精性脂肪肝 ,其中只有少部分人可能出现血脂增高。目前我国的脂肪肝以此类型多见。另一类是非酒精性脂肪肝 ,原因比较复杂 ,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脂、药物及遗传因素等 ,还有 40%左右原因不明。后者中也只有一部分人的血脂升高。显而易见 ,血脂不高的脂肪肝患者服用降血脂药 ,对治疗脂肪肝没有任何意义。
其次 ,实践证明 ,不少降血脂药可诱发肝损伤 ,使原有症状加重。这是因为多数降血脂药可促使血液中的脂质集中到肝脏进行代谢 ,患了脂肪肝后 ,肝脏原本就存在脂肪代谢障碍 ,对从血中突然来到的脂质难以处理 ,只能将其再度堆积在肝内 ,这无疑会加重脂肪。另外 ,医生们观察到 ,长期滥用降血脂药者可发生门静脉炎、门静脉周围纤维化 ,甚至可促使脂肪肝向肝硬化发展。
再者 ,伴有或不伴有高血脂的酒精性脂肪肝 ,治疗的最佳选译理应是戒酒 ,多数无需服用降血脂药。肥胖症引起的脂肪肝及糖尿病性脂肪肝伴有高血脂时 ,如无冠心病存在 ,主要应以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和治疗原发病为主。病人若在 3个月后血脂仍然较高 ,才可考虑应用对肝脏功能影响较小的降血脂药。
总之 ,脂肪肝病人应用降血脂药必须慎重。确实伴有高血脂时 ,要合理选择降血脂药。目前认为 ,普伐他丁在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等方面均有较好作用。临床上最常用的降血脂药安妥明 (氯贝丁酯 ),对肝脏有不良影响 ,副作用大 ,不能用于治疗脂肪肝。鱼油等多烯不饱和脂肪酸制剂、牛磺酸、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毒性较小 ,但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