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约4/5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
电镜下,分化较好的肝细胞肝癌的癌细胞结构与肝细胞相似,胞质中有较多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颗粒增多,尚可见糖原颗粒和毛细血管。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质比例增大,核膜丧失滑性,皱褶增多至陷窝形成,核质不均匀,核仁增大不规则。分化较差者膜上绒毛和毛细胆管减少或消失,线粒体数减少,可出现平行的长嵴,内质网也少,糖原颗粒消失,核明显不规则,反映细胞未分化状态。
(三)转移 207例尸检中有转移者137例,占66.2%。
1.肝内转移 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瘤栓脱落在肝内可引起多发性转移病灶,门静脉主干瘤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
2.肝外转移 中尸检病例的50%。
⑴血行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在207例中占43.5%。肝静脉发生瘤栓后,后向上延伸到下腔静脉,甚至达右心腔,或较小的瘤栓落入肺动脉引起肺小动脉栓塞而形成转移灶。血行转移还可累及肾上腺、骨、肾、脑等器官。
⑵淋巴转移: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占12.6%),也可转移到主动脉旁、锁骨上、胰、脾等处淋巴结。
⑶种植转移:偶尔发生,如种植于腹膜可正确性因自发性腹水,女性尚可有卵巢转移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