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酒精消耗量的增加,脂肪性肝病(FLD,简称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玻我国一般人群的FLD流行率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仿,北京报道818名健康体检者中FLD流行率为18.3%;浙江省绍兴市调查11372名健康体检者的FLD流行率为9.58%,江西贵溪647名45岁以上体检者中,FLD流行率为23.8%。正……
概述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酒精消耗量的增加,脂肪性肝病(FLD,简称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我国一般人群的FLD流行率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仿,北京报道818名健康体检者中FLD流行率为18.3%;浙江省绍兴市调查11 372名健康体检者的FLD流行率为9.58%,江西贵溪647名45岁以上体检者中,FLD流行率为23.8%。正常人每100克肝脏湿重约含4~5克脂质,当肝内脂质含量超过肝脏湿重的5%,或肝组织切片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有脂滴存在时,称为脂肪肝。FLD的诱因是大量饮酒、肥胖、糖尿病、病毒性肝炎、药物、营养不良和遗传缺陷等,临床上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简称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此外,丙型肝炎、Wilson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虽也可引起明显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但根据惯例一般不称之为脂肪肝。
单纯性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使其完全恢复正常。并且,脂肪肝即使已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在去除病因和控制原发病后,肝脏病变仍可得到逆转。但是如任其发展,则进一步可演变为肝硬化,此时即或积极治疗也难使肝病理学改变恢复正常。因此,通过早期处理促进肝内脂肪消退和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改善脂肪肝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并可望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并减少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发生。
脂肪肝的治疗原则
临床上,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性疾病,但更多见的还是全身性疾患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表现。为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应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行为疗法以及各种中西药物综合处理,以兼顾防治脂肪肝及其基础疾病,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脂肪肝的治疗原则可概括为:
(1)去除病因和诱发因素,积极控制原发病;
(2)调整饮食方案、纠正营养失衡;
(3)坚持必要的锻炼以维持理想的体重;
(4)维持相对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
(5)自我保健意识的教育以纠正不良行为;
(6)必要时适当辅以保肝、去脂、抗肝纤维化类药物,促进肝内脂质排泄、防止肝细胞坏死、炎症及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