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肝内总脂肪量约占重量的2-5%,主要包括磷脂、甘油三酯、脂肪酸、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等。当肝内蓄积的脂肪重量超过肝总重量5%时即可诊断为脂肪肝。根据肝内蓄积脂肪量的多少,脂肪肝可分为轻(5-10%)、中(10-25%)和重(>30%)度。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更多见的还是全身性疾患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过程。一般人口中约10%的人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肝脂肪变性。目……
(三)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本症多见于营养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饮食疗法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低纤维素饮食为主,对于病情严重者应加用复合氨基酸制剂。
(四)糖尿病性脂肪肝饮食疗法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对于Ⅰ、Ⅱ型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应给予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糖类可占总热量的60%左右。合并肾病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Ig/kg以内,以减轻肾脏负担。
(五)高脂血症性脂肪肝
这类病人可单纯通过饮食疗法而获得痊愈。饮食应以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高纤维素为主。尽量多食香菇、木耳、芹菜及山楂等,以达到降血酯、减少肝脏脂肪沉积之目的。
(六)肝炎后脂肪肝
此种情况多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及慢性肝炎患者,大多因病人摄入热量过多以及过分限制活动导致体重不断增加,进而使脂肪在肝脏中沉积。饮食中应适当减少脂肪、糖类及总热量的摄入并增加适度的体育锻炼。
二、药物治疗
(一)降脂性药物
由于脂肪肝与高脂血症关系密切,故长期以来,降脂性药物一直被用来治疗脂肪肝具有一定的效果,例如:胆碱、蛋氨酸、烟酸及其衍生物、肌醇、消胆胺、安妥明(氯苯丁酯)、苯扎贝特(必降脂)、弹性酶、美降脂等。还有许多新药物,如环丙贝特、非诺贝特(立平脂、普鲁脂芬)吉非罗齐、阿西莫司(乐脂平)、克利贝特、苄氯贝特、依托贝特(益多脂)、洛伐他汀、辛伐他丁等,具有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VLDL、LDL以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因而对脂肪肝也有效。但种类繁多的去脂性药物,大多疗效尚不十分确切,有些副反应较大,如应用不当反可加剧肝脂肪沉积,甚至导致患者肝功能不全或恶化,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脂肪肝的治疗重在控制饮食,降低体重,辅以少量药物治疗。
(二)护肝去脂药
近年来一些兼有保护肝细胞和纠正肝细胞脂肪代谢作用的药物正在积极研究之中,部分已应用于临床,如:前列腺素E(PGE)、肝得健、马洛替酯、牛磺酸、巯基丙酰甘氨酸等可以试用。
(三)中医中药
许多中药如丹参、川芎、决明子、山楂、泽泻等对脂肪肝有效,可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组方,以减轻症状。如肝郁气滞型患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气血瘀阻型以逐阏汤加减,痰浊内阻型用四逆散合导痰汤加减。此外,一些单方验方如祛脂饮(山楂、泽泻、柴胡)、宁脂片(白术、陈皮、半夏、丹参)、白金丸(白矾、郁金等)也可降脂,市售减肥饮用品亦有减肥降酯作用,可酌情选择或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