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的脂肪肝对健康没有什么损害,也没有很明显的症状,但如果发现孩子有易疲劳、大便稀薄等症状,同时肝功能有异常,如GPT反复升高等,就要引起警惕,这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后果。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不仅成人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儿童得脂肪肝的人数也在逐渐地增加。在4~12岁的儿童中,有2.6%患有脂肪肝(男孩3.4%,女孩1.8%)。而……
单纯性的脂肪肝对健康没有什么损害,也没有很明显的症状,但如果发现孩子有易疲劳、大便稀薄等症状,同时肝功能有异常,如GPT反复升高等,就要引起警惕,这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不仅成人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儿童得脂肪肝的人数也在逐渐地增加。在4~12岁的儿童中,有2.6%患有脂肪肝(男孩3.4%,女孩1.8%)。而在单纯性肥胖的儿童中,B超诊断脂肪肝的发生率为38%。也就是说,每5个小胖墩中有2个可能有脂肪肝。这种类型的脂肪肝,医学上称之为肥胖型脂肪肝。
单纯性的脂肪肝对健康没有什么损害,也没有很明显的症状,但如果发现孩子有易疲劳、大便稀薄等症状,同时肝功能有异常,如GPT反复升高等,就要引起警惕,这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简易诊断法
那么怎样判断孩子是否过于肥胖,进而发生了脂肪肝呢?除了去医院检查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作出初步判断。
体表面积指数(BMI)=体重(kg)/身高(m)
如果BMI小于15,那么基本上不会发生脂肪肝;大于15,就有患上脂肪肝的可能;如果BMI大于20,就有20%的可能得脂肪肝了。
家庭治疗
如果孩子得了脂肪肝,也不用太过忧虑,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你的孩子不久就可以自豪地说:“我是结实,不是胖!”
★合理的饮食
简单地说,就是要“高蛋白、低脂肪、适量糖类”。
对于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人们往往陷入一种误区,认为多吃素少吃荤就可以了,实际上很多植物蛋白生物利用度低,也就是说吃进去的东西并没有得到利用,长期吃素可能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加剧肝内脂肪沉积。而脂肪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功能,所以少吃,但决不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