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硬化药物治疗一、原发病的治疗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在发展成肝硬化后,有的病毒仍在复制,在血液及肝组织中采用PCR检测或原位杂交时检测出病毒的RNA或DNA。所以仍有必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首先要了解患者的HBV是否处于复制状态。只有在乙肝“2对半”中的HBsAg确实阳性,或HBeAg为阴性,但HBV-DNA仍为阳性者,说明HBV……
二、对症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不宜滥用药物,否则将加重肝脏负担适得其反。
1、补充多种维生素 维生素C、E、及B族有改善肝细胞代谢、防止或减轻脂肪变性和保护细胞的作用。同是可酌情补充维生素K、B12和叶酸。
2、保护肝细胞的药物 肌苷是细胞激活剂,可提高三磷酸腺昔的水平,并可转变为其他核苷酸。
3、降酶退黄药物 种类繁多,疗效差异不大。可选用联苯双酯、甘利欣或甘草甜素、门冬氨酸钾美、熊去养胆酸以及含有五味子、垂盆草、水飞蓟等成分的中药制剂。
4、提高血浆清蛋白 最有效的方法是输注清蛋白。清蛋白的半衰期为17~21天,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及间隔时间,如每周使用l~2次,则难以提高患者的清蛋白水平。在使用清蛋白的治疗期间,可交替使用新鲜血浆。既往曾有使用乌鸡白风丸、复方当归片等方法的报道,但在临床使用中,疗效并不明显。
5、改善疲劳症状 哌甲酯可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中度及重度慢性疲劳症状。每日口服哌甲酯10-20mg,1天1次或2次,连续服用5天后停药2天。中位治疗时间为6个月。
三、并发症的治疗
肝硬化的并发症如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肝性
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
病毒性肝硬化的自疗
(一)注意休息
根据病情不同,因人而异地安排休息和活动量。代偿期患者一般可参加轻工作,但应避免过度疲劳;失代偿期患者则以卧床休息为主,腹水者取半卧位。同时应看到,过多的躺卧易引起
消化不良、情绪不佳,同样是不利于康复的。因此,可适当活动,活动量应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度。中医理论认为,“郁”、“怒”伤肝,故肝硬化患者应十分注意情绪的调节。在安排好治疗、身体调整的同时,勿过多考虑病情,遇事豁达开朗,可适当安排读书、看报、散步、种花、轻微少量的家务等日常活动。总之,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生活起居有规律,有节制地用脑和活动,注意劳逸适度。同时,还应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二)注重个人卫生
由于皮肤干燥、瘙痒、低蛋白血症所致臂部、下肢、阴囊水肿,抵抗力弱,易损伤和继发感染,故应每日用温水擦洗,保持皮肤清洁。衣着宜柔软、宽松,床铺应平整,洁净。定时更换体位,并按摩身体受压或骨骼突出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皮肤损伤,发生褥疮或感染。
皮肤病痒者给予止痒处理。嘱患者勿用手抓搔,以免皮肤破损和感染。
(三)
心理调节
因肝硬化无特殊治疗,只能对症处理,尤其是肝功能失代偿期,合并症和并发症较多且严重,给病人生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有的甚至丧失工作或生活能力,故病人产生消极悲观情绪。所以要关心体贴病人,帮助病人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分析和消除不利于个人和家庭应对的各种因素,树立治病信心,保持愉快心情,把治疗计划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帮助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其身心状态,以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