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物主要适用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复制指标明显的病人,即:①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阳性者,②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且转氨酶持续或反复增高者。目前临床应用确实有效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干扰素:可分为a、和g种主要类型,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能阻止肝炎病毒复制,而不影响……
抗病毒药物主要适用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复制指标明显的病人,即:①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阳性者,②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且转氨酶持续或反复增高者。目前临床应用确实有效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干扰素:可分为a、 和g种主要类型,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能阻止肝炎病毒复制,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干扰素中以 干扰素作用最强,可使20%~30%的乙型肝炎患者的HBeAg转阴,e抗体(抗HBe)出现。但对血清转氨酶正常的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基本无效。丙型肝炎转氨酶增高,丙型肝炎病毒的RNA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均阳性,可作为治疗对象。转氨酶正常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不推荐用干扰素治疗。肝硬化病人不宜使用干扰素,以免发生代偿功能丧失甚至肝衰竭。使用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肌肉痛、关节痛及白细胞减少。
2.拉米夫定(贺普丁):是一种新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其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缓解肝脏炎症,改善或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可口服,且副作用轻微,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HBeAg血清转阴率服药12个月为16~21%,服药24个月为27%,服药36个月后达40%。拉米夫定的适应症除慢性乙型肝炎外,对于代偿期肝硬化伴有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者以及无症状HBeAg阳性者也可应用。
3.胸腺肽(日达仙):是一种强有力的细胞免疫调控剂,能促进机体免疫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有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的效果。临床多用其联合干扰素或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之,对于乙型肝炎,干扰素、拉米夫定对HBeAg的转阴有一定作用,拉米夫定应用较方便;对于丙型肝炎目前主要靠干扰素清除病毒,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并不理想。其他众多抗病毒药物及各种新疗法的实际效果尚待实践验证。须注意的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可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转阴的药物,表面抗原转阴也不作为评价抗病毒的疗效指标,因此不要轻信市场上的一些药品能使表面抗原转阴的虚假宣传。抗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治疗疗程长,费用高,应该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管应用什么药物,都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注意营养,严格戒酒,精神愉快,对疾病的恢复要有耐心。不可随意四处寻医找药,以免造成用药混乱、浪费钱财,也增加了肝脏的负担,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