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使用干扰素时可以配合使用免疫增强药物,例如胸腺素α-1、胸腺五肽等。但是治疗丙肝不能使用这类免疫增强剂。相同点1.治疗目标一致: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肝炎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他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2.治疗药物相同:干扰素是乙肝和丙肝抗病毒治疗的有效药物,包括普……
治疗乙肝使用干扰素时可以配合使用免疫增强药物,例如胸腺素α-1、胸腺五肽等。但是治疗丙肝不能使用这类免疫增强剂。
相同点
1.治疗目标一致: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肝炎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他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2.治疗药物相同:干扰素是乙肝和丙肝抗病毒治疗的有效药物,包括普通α干扰素、复合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α)。
3.疗效同样受到病毒基因分型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乙肝和丙肝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有利于取得持久性应答:(1)丙肝基因型2、3型疗效较好(如果为1型,疗效较差);乙肝基因型A型者疗效较好(C型疗效较差);(2)乙肝或丙肝病毒水平小于2×106拷见/毫升,疗效较好(如果病毒载量太高,疗效就不好);(3)年龄小于40岁疗效较好;(4)女性患者治疗效果比男性好:(5)感染病毒时间短疗效较好;(6)肝脏纤维化程度轻者疗效好;(7)对治疗的依从性好者疗效较好;(8)无明显肥胖者疗效较好;(9)无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者疗效较好;(10)无酗酒及吸毒者疗效较好。
4.早期肝硬化的乙肝和丙肝患者都需要抗病毒治疗:早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尽管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效果有所降低,但为使病情稳定,延缓或阻止肝衰竭和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严密观察下给予抗病毒治疗。
5.早期病毒学应答可作为抗病毒治疗预测远期效应的因素:治疗12周时血清乙肝病毒DNA或丙肝病毒RNA定性检测阴性或定量检测降低2个对数级(Log)以上,预示未来治疗效果好,可以继续下去,否则应考虑更换治疗方案。
6.治疗的监测和随访相同:(1)治疗前监测项目:治疗前应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血糖及尿常规。治疗开始后的第一个月应每周检查1次血常规,以后每个月检查1次直至6个月,然后每3个月检查1次。(2)生化学检测:治疗期间每个月检查肝功,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每两个月检测1次。(3)病毒学检查:治疗3个月时测定乙肝或丙肝病毒指标;在治疗结束时及结束后6个月也应检测病毒指标。
7.都特别强调患者的依从性:患者的依从性是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医生应在治疗前向患者详细解释本病的自然病程,说明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抗病毒治疗的疗程、疗效及所需的费用等。还应详细介绍药物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减轻的方法,以及定期来医院检查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