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患者的饮食与营养,应以营养肝脏细胞,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为目的。祖国医学把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归纳为一个范畴,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肝肾阴虚等进行辨证施治。一、肝郁气滞型此类患者常表现为右肋疼痛,肝区窜痛,倦怠无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或呕恶,大便正常或干结,面色正常或发灰,舌质正常或偏红,口……
三、气滞血瘀型
此类患者表现为面色晦暗、唇色紫暗、两肋胀痛、乏力、纳差、肝脏肿大、肝掌、蜘蛛痣、鼻衄、牙龈出血或舌质暗红、舌边有瘀斑、苔白或腻、脉细涩而弦,血清蛋白减少或淋巴-吞噬细胞系统慢性炎性增生(絮状反应呈阳性),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失调等。治疗上宜使用活血通络、益气健脾等方法。
下面是几种食疗方:
三七炖母鸡:一斤左右的小母鸡一只,加入三七15克,炖时可加入少许姜、葱。连汤代肉同吃;还可适当佐入调料,分2~3次服食。每天或隔天服1剂,连服7~10天。
丹参炖母鸡:丹参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加水与丹参同炖,熟后调味,饮汤食田鸡。每天1次,连服10~15天。
凉拌鲜藕:取鲜藕一节洗净,切成薄片,放入少许白糖。日服2次,连服15~20天。
银耳大枣汤:取银耳(白木耳)3克,大枣20枚,下锅前先加入一勺蜂蜜,以小火熬汤,熬制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连汤带银耳、大枣一起吃。日服2次,连服15~20天。
浊絮反应持续阳性者,可将鲜羊奶250克煮开后,加入白糖,每日早晚各饮一次,疗效较好。
四、肝肾阴虚型
头晕目胀、耳鸣、口苦而干、失眠多梦、面色黧黑、五心烦热、腰酸腿软;右肋或两肋胀痛,时轻时重,有时为灼痛;大便干结,小便赤短;舌质红、唇干口燥、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数。血清蛋白降低是肝肾阴虚型患者的临床表现,此病宜采用养阴、滋补肝肾等方法治疗。
下面是几种食疗方:
桂圆鹑羹:鹑肉100克,圆肉50克,冰糖6克,桂花3克。将鹌鹑切成小块,加清汤放入汤碗内,与桂圆、冰糖、料酒、姜、葱等一起蒸烂,再加上桂花即可。每日1剂,佐餐服食。
枣菇鹌鹑:鹌鹑150克,切成小块;红枣20克,用冷水洗净去核,切成四瓣;香菇20克,切丝。一起放入碗内,加入调料,用淀粉拌匀,上笼蒸13分钟左右,取出后淋上麻油即可。每日1剂,佐餐服食。
虫草甲鱼汤:活甲鱼(团鱼)1只(250克左右),宰杀洗净切四块,放锅中煮沸,捞出沥水后放入汤碗中;冬虫夏草10克,红枣20克放入汤碗中,加料酒、盐等调味品,上笼蒸两小时取出,抹去葱、姜即成。根据食量吃肉喝汤,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