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医治疗肝硬化效果良好,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系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弥漫性实质性病变。包括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肝结节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使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并酒精中毒、化学毒物或药物,胆汁瘀积、循环障碍、营养不良及原因……
运用中医治疗肝硬化效果良好,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系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弥漫性实质性病变。包括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肝结节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使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酒精中毒、化学毒物或药物,胆汁瘀积、循环障碍、营养不良及原因不明等。临床表现为分肝功能代偿和失代偿期。代偿期可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腹胀、恶心、便溏等慢性肝病的症状。代偿期则以肝功能损伤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可有出血倾向、低烧、黄疸、皮肤瘙痒、贫血、腹水、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脏肿大变硬、下肢水肿,男性*****发育,食道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代偿期血清转氨酶(ALT、AST)轻度增高,白蛋白轻度下降。失代偿期上述肝功能明显异常外,凝血酶元时间延长,白球蛋白倒置。常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继发感染及原发性肝癌。西医治疗主要一般支持及保肝治疗、利尿及针对并发症的治疗。
本病肝功能代偿期属于中医积聚范围,失代偿期属于臌胀等病范围。形成的原因,与肝、脾、肾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主健运。血之运行上下,有赖脾气之升降;脾之生化气血,依靠于疏泄。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脾健运,肝疏泄,均有赖于肾气之鼓动和肾阳之温煦。若脏腑功能失调,轻则肝气郁结,脉络瘀阻;或肝木克脾,脾失健运;或肝病及肾,引起肝肾阴虚。病久肾之阴阳两虚,导致气滞、血瘀、水停等病理变化。其传变关系是由肝传脾,由脾及肾,最后入心。故初病先有肝或脾肿大,继而出现消化道症状小便不利,腹水,最后死于阴竭、阳亡、神散。总的病机是肝脾两伤,肾阴阳受损,最后形成气、血、水互相搏结的病机特点。
[治疗]
中医治疗本病主要按积聚型与臌胀型进行辨证论。积聚主要以理气活血祛瘀为主,辅以扶正软坚治疗。膨胀须辨其虚实标本的主次。实证根据气、血、水的偏盛用理气、化瘀、行水等法;虚证以扶正为主,随证驱邪。总以消除腹水,改善症状,恢复肝脏功能,改善肝脏纤维化为目标。对顽固性腹水,可考虑配合西药治疗。
—、一般治疗
(一)功能代偿期患者,一般不强调卧床休息,可参加轻便工作和适当锻炼,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可而止;失代尝期或有并发症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二)注意营养,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易消比的饮食为宜。忌酒,避免进食粗糙、坚硬或刺激性食物,食欲显著不振,一般情况较差,可静脉滴注能量合剂。有腹水者,应予低钠盐或无盐饮食。
二、对症治疗
(一)顽固性腹胀
莱菔子粉、沉香粉各1.5g和匀,一日分2-3次吞服,或用巴豆壳粉纳入卷烟中吸人,可暂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