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医治疗肝硬化效果良好,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系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弥漫性实质性病变。包括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肝结节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使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并酒精中毒、化学毒物或药物,胆汁瘀积、循环障碍、营养不良及原因……
(1)水红花膏:用水红花或子,每一次以水3碗,用桑柴文武火熬成膏,用厚布摊膏贴患处,治疗肝脾肿大。
(2)贴痞琥珀膏:大黄、芒硝各30g为末,以大蒜捣膏贴患处,治疗肝脾肿大。
(3)大蒜头、车前草各15g,捣烂,贴脐上,一日一换,治疗
肝硬化腹水。
(4)红商陆根捣烂,贴脐上,以胶布固定,治疗肝硬化化腹水。
(5)芒硝60g,肉桂6g,和匀敷扎脐部,可暂时缓解顽固性腹胀。
(6)甘遂适量研末,连头葱白5根(如无甘遂可用商陆,如病人畏寒怕冷,可加少量肉桂粉)共捣烂。方法:脐部先用醋涂擦,以防止感染和刺激皮肤,然后将药适量敷肚脐上,再用纱布覆盖,固定即可。一般2-4小时之内,即能自动排尿或排稀水便。本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无明显副作用。
五、并发症治疗
(1)上消化道出血:参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2)肝性脑病:参照肝性脑病治疗。
(3)脾功能亢进:参照脾功能亢进治疗。
(4)原发性腹膜炎
表现为发热,腹痛,白细胞增高,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一般均表现不显著,仅感腹胀加重,尿量减少;少数可见黄疸,昏迷,甚至呕血,便血等。
1.热邪内结,腑气不通。治宜消热解毒,行气通腑。方用大柴胡汤加减
金银花、草河车各30g,连翘、赤芍各20g,大黄15g(后下),柴胡、黄芩、木香、牡丹皮、枳壳各10g,黄连3g。高热不退者,加生石膏、知母或紫雪丹;腹胀甚者,加沉香末1.5g(冲服)。
2.肝肾阴虚,热毒蕴结。治宜养阴活血,清热解毒。方用:
泽兰、路路通、麦门冬各10g,楮实子、生地黄、连翘各15g,金银花、紫花地丁、黑料豆各30g。黄胆者加赤芍、茵陈各30g;齿龈出血者,加白茅根30g;阴虚潮热者,去连翘、金银花、紫花地丁,加地骨皮、青蒿、知母、银柴胡各10g。
六.善后调治
(—)饮食治疗
1.松花蛋10个,蚌肉150g,蚌肉煮熟,松花蛋捣烂,二者拌匀,每曰1次,分10次服完。治疗肝硬化.肝脾肿大。
2.鳖鱼1只,黄泥封固,焙黄去泥,研细末,每次5g,红糖调服,一日3次。治疗脾脏肿大。
3.鲤鱼赤豆汤:鲤鱼500g(去鳞及内脏),赤小豆30g,调时不用盐,可加少量醋、糖、生姜焖煮1小时起锅,煎时放入少量黄酒,以除腥气。此方用于肝硬化腹水的虚症,有利尿消肿之效。
4.冬瓜粥:带皮鲜冬瓜60g(或冬瓜皮30g),洗净切块,与粳米30—60g同熬。空腹食用,每曰l—2次,用于腹水患者。
(二)体育疗法
功能代偿期患者,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散步,做保健操,太极拳,气功等,可以达到条达情志,促进气血运行消化的作用,但要量力而行,不觉劳累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