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乙肝病人也要“差别对待”,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治疗。对于普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认为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对于一些特殊乙肝人群来说,则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再“个别问题,个别解决”。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乙肝病人也要“差别对待”,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治疗。对于普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认为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但对于一些特殊乙肝人群来说,则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再“个别问题,个别解决”。
儿童、孕妇、肝硬化、肿瘤、肝移植患者这五类特殊人群在乙肝治疗中尤其需要“注意”和“被注意”。由于这五类人群,小的小、孕的孕、病的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无论抗病毒与否,必须以安全为先。因为这些人身体的“家底薄”,经不起折腾。如果经医生诊断,确实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选药要首先考虑那些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时间长的药品。一旦选错药物,对于这些弱势的特殊人群来说,无疑是“往伤口上撒了把盐”,有可能造成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结局。
■特殊人群1:儿童
大多数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儿童处于免疫耐受期,这个时候乙肝病毒和免疫系统暂时还能“和平共处”,所以并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即使治疗,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如果孩子出现了肝功能异常,确实需要抗病毒治疗的话,临床医生更倾向于使用口服核苷类药物。因为干扰素类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大,一般不建议使用。
目前,国外已经批准了拉米夫定用于儿童乙肝治疗。但是由于我国没有拉米夫定的儿童使用剂型,如果孩子需要治疗,必须得在家长充分理解和配合的情况下,使用成人剂型进行治疗。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崇雨田教授认为:“由于核苷类似物的治疗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3至5年甚至更长,儿童进行抗病毒之前更要慎重。而且相对于成人患者,儿童主观配合治疗的态度比较差。”刚开始时,孩子可能会迫于压力乖乖吃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背着父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断断续续吃药甚至停药。而且要注意定期随访和监测,在这方面,家长一定要起到监督的作用,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儿童进行乙肝治疗需紧贴“三步走”原则:第一步,观察是否需要治疗;第二步,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第三步,进行密切观察治疗。
■特殊人群2:育龄期妇女
怀孕是乙肝人群中一个非常现实的焦点问题,很多乙人家庭都紧盯着“育龄期乙肝女性能否怀孕”和“是否会发生母婴传播”这两个问题追着医生问。
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许洁教授认为:如果育龄期妇女想怀孕,需要根据育龄的乙肝患者的肝病的情况、个人的愿望、家庭计划来综合考虑,医生给予你的可能也是一部分关于医学上的意见。
育龄期女性乙肝患者可以按照自身的病情和家庭计划,经过与医生协商后决定是否要怀孕和治疗。如果是一个轻度患者,可以先受孕,而不用进行抗病毒治疗。中度患者但没有发生肝硬化,可以考虑先治疗再受孕。如果一个重度乙肝患者一定要生育,或者在肝病的进展期发现自己怀孕了,而这个孩子又是一个珍贵儿,可以在孕前孕期分娩的过程当中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