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酒席、年会一波接一波,中国人宴席上别的可以少,酒是少不了的,甚至不少年会都变成了拼酒场。“不喝酒没气氛啊!”平常就喜欢小酌几杯的人说。喝酒过猛过量容易导致脂肪肝,因此专家建议,酒可以喝,但要喝得有节制、讲技巧。
年底的酒席、年会一波接一波,中国人宴席上别的可以少,酒是少不了的,甚至不少年会都变成了拼酒场。“不喝酒没气氛啊!”平常就喜欢小酌几杯的人说。喝酒过猛过量容易导致脂肪肝,因此专家建议,酒可以喝,但要喝得有节制、讲技巧。
长期超量喝酒长出“肥”肝
中山三院肝病医院副院长高志良主任医师表示,喝酒过多、超量可引起脂肪肝。“以前脂肪肝发病率很低的,现在海鲜、超量酒、地沟油等吃多了、喝多了,脂肪肝发病率就高了。”他指出,现在每10个人中有2个人有脂肪肝,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长期大量喝酒,酒精乙醇有直接的毒性作用,而且乙醇代谢影响肝脏解毒功能,代谢产物乙醛也会产生毒性作用,因此长期大量喝酒危害很大,易导致肝脏病变,形成单纯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继而肝纤维化、肝硬化。此外,酒尤其是假酒对胰岛细胞的破坏很大,酒精性脂肪肝的很多病人因为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出问题的。
“脂肪肝主要是三酸甘油酯及脂肪酸在肝脏上的堆积,是肝脏代谢的问题。”高志良称,正常的肝脂肪约占肝重量的5%左右,而脂肪肝的脂肪>;5%的肝重量,超过30%的肝细胞堆积了脂肪。长期嗜酒者60%~90%有脂肪肝,其中40%可能有酒精性肝炎。专家指出,轻度的脂肪肝没什么自觉症状,但肝硬化是很多脂肪肝的归宿。脂肪肝的进展比较慢,嗜酒20年以上者肝硬化的发病率为5%~15%。
小窍门 1
一天别喝多餐酒
“以前教科书写的是每餐喝4两、连续喝4年会得肝硬化,现在发现不一定。”高志良称,“这和喝酒的频率及有没有酗酒关系很大。”他表示,来治疗的肝硬化的病人多有酒瘾,早、午、晚喝酒,酗酒者很容易有肝硬化。“有酒瘾,早晚喝酒的,连续喝酒的容易肝硬化,因为这些酒精来不及代谢掉就又有补充。”他称,那些一天只喝一次酒的人,头天的酒第二天代谢掉了,因此不如一天三餐都喝酒的人易得肝硬化。
“喝酒的人如果爱运动,也不容易得肝硬化。”高志良指出,喝酒的人注意运动也能降低得肝硬化的几率,因为运动能消耗多余的脂肪,经常运动的人即使喝酒,也很少得脂肪肝。
小窍门 2
运动比吃药有效
高志良称,吃药对脂肪肝治疗效果并不是很大,吃药虽可清除脂肪肝里一部分脂肪,但生活习惯没改,代谢掉的又会吃回来。“所以我跟病人说多去爬山、游泳,吃药治标不治本。”高志良称,在脂肪肝的治疗方面,要综合治疗,一方面祛除病因如不酗酒或限量饮酒,另一方面还要改善生活方式如多运动,最后才是合理用药。
说到限酒,营养学会认为饮白酒≥100ml/d(2两/天)就是超量饮酒了,应该讲究适量饮酒,这从酒精摄入量来考虑,即摄入的酒精量(克数)=饮酒量(毫升数)×含酒精的浓度(%)×0.8。
饮酒前后必备秘诀
★饮酒前——喝牛奶或酸奶
先喝点牛奶或酸奶,于酒前半小时服用,牛奶或酸奶在胃壁形成保护膜,减少酒精进入血液和肝脏。
吃点绿叶蔬菜、豆制品,以及富含维生素B的动物肝脏、猪牛羊肉、蛋黄和蔬菜、燕麦等粗粮,以提高体内维生素B群的含量,从而起到护肝作用。
★饮酒中——喝白开水
多喝白开水,让酒精尽快随尿排出体外。别和碳酸饮料、咖啡一起饮用,同饮会加重对大脑的伤害,并增加心血管负担。
★饮酒后——别喝茶
饮酒后别喝茶,伤肾;别看电视,伤视力。
解酒方
酒后头痛——喝蜂蜜水。对喝红酒后引起的头痛尤其有效。
酒后头晕——喝300毫升以上西红柿汁。饮用前若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稳定情绪。
酒后反胃、恶心——吃新鲜葡萄。如果在饮酒前吃,还能有效预防醉酒。
酒后全身发热——喝西瓜汁。清热去火,能加速酒精从尿液中排出。口中酒气逼人——吃柚子。柚肉蘸白糖吃,可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气。
酒后胃肠不适、颜面发红——喝芹菜汁。
酒后烦躁——喝酸奶。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缓解酒后烦躁。
酒后心悸、胸闷——酒后吃1~3根香蕉。这能增加血糖浓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减轻心悸症状,消除胸口郁闷。
酒后厌食——吃橄榄。橄榄醒酒、清胃热、促食欲,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炖服。 (陈艳)
每日饮酒酒量建议
中国营养学会对成年人适量饮酒的限量值作出如下建议:
成年男性:每日酒精量≤25克,这等于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38°白酒75克,高度白酒50克;
成年女性:每日酒精量≤15克,这等于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38°白酒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