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坐少动的工作方式、社交应酬活动的增多以及饮食结构和比例的变化,营养过剩相关肥胖症和脂肪肝的发病率正在逐年递增,尤其是在儿童中,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近年来,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坐少动的工作方式、社交应酬活动的增多以及饮食结构和比例的变化,营养过剩相关肥胖症和脂肪肝的发病率正在逐年递增,尤其是在儿童中,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据国家卫生部门统计,我国脂肪肝患者约一亿两千万,已超过乙肝成为第一大肝病。
脂肪肝是怎么回事?
据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牛春燕博士介绍,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主要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她详细介绍到,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在我国如饮酒超过5年、男性饮酒折合酒精量≥40g/d、女性饮酒折合酒精量≥20g/d,或2周内大量饮酒折合酒精量>
80g/d即可形成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肝病则大部分来源于肥胖、糖尿病等,约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
哪些人易患脂肪肝?
牛春燕博士表示,嗜酒最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的毒性作用,使肝对脂肪的分解代谢发生障碍,造成酒精性脂肪肝;另一个重要的诱因是营养过剩、高脂饮食。糖尿病及高脂血症诱发脂肪肝的几率也可高达50%~80%;陕西居民以面食为主,临床上过量面食导致的脂肪肝也并不少见!
BMI与脂肪肝:BMI=体重(kg)/身高(m2)。对于亚洲成人而言,BMI≥23kg/m2提示体重超重,BMI≥25kg/m2提示轻度肥胖,BMI≥30kg/m2提示重度肥胖。中心性肥胖指: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
此外,过度节食、活动过少、药物中毒,以及孕妇、肝炎患者均可能发生脂肪肝。
脂肪肝的危害
脂肪肝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大大下降,并发2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早期患者可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肝区不适或疼痛、黄疸、消瘦等。脂肪长期在肝内过度蓄积,会造成肝细胞大量肿胀、炎性浸润及变形坏死,并逐步发展成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脂肪肝还会引起激素代谢紊乱,男性出现女乳化、睾丸萎缩、性功能下降;女性雄激素升高,月经不调甚至不孕。化验显示转氨酶升高,B超或CT检查可明确有无脂肪肝及判断脂肪肝的程度。
患了脂肪肝应如何处置?
首先,要明确脂肪肝是可逆性病变,并不可怕,经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可治愈的;
对因治疗:戒酒;适量的体力活动或运动、减轻体重;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保证健康的饮食结构;
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脂肪及食物摄入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并食用粗粮及蔬菜;
适当的药物治疗:到目前为止,西药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以中药长期调理性的治疗最好。临床常用的药物有水飞蓟宾制剂、何首乌、山楂、肌醇、维生素A/B/C/E、辅酶A、三磷酸腺苷等。
最后,牛春燕博士提醒大家:如果有体重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高脂饮食、多吃少动、酗酒等因素存在而又有上述症状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诊治,切勿擅用所谓的偏方、秘方或盲目治疗,有些中草药在肝脏代谢后会导致肝损害或加重原有的肝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