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症的发病原因是:蛔虫有钻孔习性,因胆道开口于十二指肠,故当患肠道蛔虫症时,蛔虫易钻入胆道,引起胆道痉挛,突发右上腹剧痛,于是引起发玻根据右上腹突发剧痛,再结合以前粪便中发现过蛔虫,此诊断不难确定。本病急性发作时,可采用以下手法治疗。一、手法按压穴位1、方法:取带有靠背的椅子1把,嘱病人面向靠背而坐,并充……
胆道蛔虫症的发病原因是 :蛔虫有钻孔习性 ,因胆道开口于十二指肠 ,故当患肠道蛔虫症时 ,蛔虫易钻入胆道 ,引起胆道痉挛 ,突发右上腹剧痛 ,于是引起发病。根据右上腹突发剧痛 ,再结合以前粪便中发现过蛔虫 ,此诊断不难确定。本病急性发作时 ,可采用以下手法治疗。
一、手法按压穴位
1、方法 :取带有靠背的椅子 1把 ,嘱病人面向靠背而坐 ,并充分暴露肩背部。术者用左手拇指压于患者在肩胛冈外 1/3下 2厘米处的“痉胆穴” ,上下滑动拇指并逐渐加大力量。与此同时 ,用右拇指压于右季肋部平行面骶嵴肌缘上的“输胆穴”。左、右拇指均用力按压 ,按压时嘱病人憋气 ,按压 3- 5分钟即可。若无效 ,休息 10分钟后再重复一次 ,若疼痛完全消失 ,说明蛔虫已退出胆道。
2、疗效 :据国内文献报告 ,用本法治疗胆道蛔虫症 74例 ,有效率达 9 5% ,且无副作用。
二、腹外手法治疗
1、方法 :在腹痛剧烈时 ,令病人屈膝仰卧 ,腹肌放松 ,寻找腹部固定压痛点 (多在剑突稍偏右的肋缘下 )。当压痛点找到后 ,趁病人不备 ,术者右手 4指 (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并拢 ,用力在压痛点上猛按压一下 ,并迅速将手提起。若手法不当或用力过轻而无效者 ,可再重复施术一次。疼痛不剧烈 ,不是施术的时机。对有效者 (指腹痛消失 ) ,随即服用足量驱蛔药 1次 ,使虫体排除体外 ,以免重发。
2、疗效 :据文献报告 ,用本法治疗胆道蛔虫症 100例 ,施术后腹部剧痛立即消失者64例 (占 64% ) ,转为隐痛者 31例 (占 31% ) ,无效者 5例 (占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