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名人健康 查看内容

“独腿村医”陈永根:一根拐杖丈量18万里路

2014-8-22 12:39|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48| 评论: 0|原作者: 任竟慧|来自: 中国青年网

摘要: 1978年陈永根先在卫校学习了九个月医学基础之后,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山泉镇红花村。因为学医时间尚短,年轻的陈永根还不具备独立行医资格,于是好学的他拜村里的老中医肖玉书为师,一学就是两年。两年里,陈永根好学的名声和精湛的技术在村民们中间广为流传,而两年后再度走到村卫生所仅有十平方米的土坯房时,陈永根终于成为一名足以独当一面的医师,就此开启了行医红花村30多年的人生之旅。
    7岁时因为骨髓炎,陈永根左腿膝盖以下被截肢。病痛的经历让他立志从医,救人亦自医。

    1978年陈永根先在卫校学习了九个月医学基础之后,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山泉镇红花村。因为学医时间尚短,年轻的陈永根还不具备独立行医资格,于是好学的他拜村里的老中医肖玉书为师,一学就是两年。两年里,陈永根好学的名声和精湛的技术在村民们中间广为流传,而两年后再度走到村卫生所仅有十平方米的土坯房时,陈永根终于成为一名足以独当一面的医师,就此开启了行医红花村30多年的人生之旅。


陈永根接诊九旬老人。中新社发 张浪 摄

    红花村位于龙泉山深处,村民居住分散,全村600多户1600多人,分散在6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最远的人家离村卫生站足有十多里地。一个健康的人走上这十多里地也需要一个半小时,更何况是身有残疾的人,陈永根在这里走上一趟就至少是3个半小时!可至今33年有余,为了给村民看病,陈永根每周都会走上许多遭。

    一位头发全白的老者,身着白大褂,拄着拐杖,背着医药箱,在山路上蹒跚前行。红花村长大的每个人心中都印着这样一个背影。

    30多年,陈永根拄着拐杖,一次次出诊,走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拐杖每年都要换一根。早年时,长时间的行走总是会把他拄杖的左手磨出大大的血泡,血泡破了时,总会疼得不敢再碰拐杖。可即使这样,陈永根依然坚持出诊,左手手掌就这样被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他放心不下病人,走村串户是帮助病人最直接的方式,所以他选择了不停歇地行走。“只要村民还需要我,我就会不停地走下去”。陈永根习惯这样说。

    最近这些年,陈永根上了年纪,眼见着他已经渐渐变得不那么灵便,不少村民不忍劳烦他出诊,而选择拖着病体自己前来卫生所看病。陈永根心存感念,但面对村里280多个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这些难缠疾病的老人,他还是放心不下,定时都要走访。而多年下来,病人们的病例陈永根都谙熟于心,他的大脑就是个红花村村民的病历档案库。

    崎岖的山路间行走,摔跤是常有的事。陈永根告诉记者,最险的一次发生在今年2月。那天夜里,龙泉山忽然下起了难得一见的大雪,陈永根突然接到电话,80岁的傅成芳老人肺气肿复发。他听说以后放下电话抓起电筒就一瘸一拐地冲入冰冷漆黑的寒夜。走到半路时,一不小心脚下踩空滚向山沟,要不是被树桩挡住身体,一旦跌下深深的山沟就不知道还能不能捡回一条命。

    经过几个小时的攀爬赶路,终于在凌晨三点,陈永根顶着满头雪渣和满脸伤痕赶到了患者家中。当时的情景让患者一家感动得无法言语。

    还有一位病人患有心脏病、慢支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难缠的疾病,身体的不适让他几乎失去了生活信心。陈永根为他中西药结合日复一日地精心调理,逐渐让他的健康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开始有了重新振作的信心。陈永根开心地告诉记者,这位病人目前依然健在,而且身体也健康很多。

    据不完全统计,陈永根这33年里至少为7万人次的村民看过病。行走路程超过18万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