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崔树旺:倾心公益成就肝胆病专家
2014-8-27 08:54

20年前,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技术一流的好医生;10年前,他梦想在肝胆病治疗领域有所建树;5年前,他想打造最高水平的肝病医院。现在,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发现这些都不是最终目的,回馈社会,尽自己所能让患者不再因为没钱而放弃治疗,才是他的使命。他,就是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医院院长崔树旺教授。

渴望出人头地,芦台农场走出学医少年

崔树旺出生在唐山芦台农场。如今说起记忆中的潮白河、河滩上那些可爱的鸟儿,崔树旺还是一脸向往。天生聪慧的崔树旺小时候因为贪玩小升初落选,这次挫折给了崔树旺一个很大的教训,使他在以后的日子里面对学习和工作都能踏实投入,不敢投机取巧。

访者:你家里都有什么人,小时候家境怎么样?

崔树旺: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父亲在农场赶大车,母亲生性要强,对我们兄妹三个寄予厚望,管教很严厉。1976年,9岁的姐姐在地震中不幸去世,这件事对全家打击沉重,母亲后来对我们兄弟两个管教也就不像以前那么严厉了。

小时候我们家不算富裕,那时候全中国应该都差不多,但是温饱是没问题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肯投入,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访者:你小时候学习成绩怎么样?

崔树旺:我小学时学习成绩不算好,那时候玩心很大,好像对学习成绩也不怎么放在心上。结果小升初落选,无奈复读。这复读的一年对我的一生都影响很大,我是下了苦功的,也取得了成绩。所以,从那时我明白了,没有付出,是不可能靠小聪明成功的。而且,学习无捷径,就是要下苦功夫。在那一年里,我每晚吃完饭后,自己搬个小桌,在灯下写作业、学习。那时没有什么教辅材料,我那时就是精读课本,多做习题,烂记于心。上中学后我一直保持着这种学习习惯,中学时成绩一直保持在全校前三名。

访者:你什么时候做出的学医的决定,什么原因促使你走上学医之路呢?

崔树旺:其实我最初的职业理想是当司机。我觉得每个男孩子小时候都有一个司机梦,为什么那么多人飙车呢,就是一种控制的快感、驾驶的乐趣吧。我中学毕业的时候打定主意要去学开车,我父亲在天津找好了一家驾校,我们就准备去报名了。一位叔叔听说我想学开车后劝我,当司机没前途,不如去学医,无论什么朝代,医生都受人尊重,做一名医生是可以光耀门庭的,还可以治病救人,是一个高尚的职业。

我小时候身体不太好,生病了我母亲就带我去看病,要打针吃药,那时对医生是惧怕的,觉得这不是普通人能干得了的,我对医生的最初印象全来自于此。家人一商量,感觉确实如叔叔所说,医生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很受人尊敬,于是,抱着出人头地、造福人类的宏大志愿,我开始了学医之路。

刻苦发奋,肝病领域有所建树

学校的学医生涯,到实习,再到自己行医,崔树旺逐渐步入医学之门,并确立了自己的肝胆病研究治疗方向,由于聪慧勤奋,他获得了老师、同学和同事领导的一致称赞,此时的崔树旺再不是小学时那个贪玩的孩子了。他在肝胆病治疗方面崭露头角,25岁发明系列肝病药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全国发明专利金奖,28岁提出“正气论说”……从懵懂年纪到而立之年,崔树旺达到了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的“人生高度”。

访者:你觉得医学之路好走吗,你开始学医时遇到过哪些困难?

崔树旺:刚开始接触时确实遇到不少困难,尤其是书本知识比较抽象枯燥,所以学校的学习真的只是迈进了门槛而已,但是实习后就不一样了。理论一结合实践,书本上一知半解的就明白了。

访者:你实习是在什么单位?实习时有没有什么记忆深刻的事?

崔树旺:当时,由于成绩优异,老师把我推荐到地区医院实习。在实习的日子里,我走遍了全部科室,成百上千次的模拟诊疗,难以计数的扎针抽血,让我成了全能选手。

说到实习,我觉得我们那时候的实习才算是真正的实习。让实习生动手,是对他最大的帮助。没有实践,就不能有深刻的领会,就不能有所提升。现在的实习生动手的机会少了,紧张的医患关系推波助澜,让很多实习生更没有机会动手了。

访者:正式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还记得吗,还记得第一次给患者看病的情形吗?

崔树旺:记得刚毕业那年,到仓安医院做了一名医生。第一位病人不记得了,但是那时的大概情形我还记得。那时我穿上白大褂坐在那里,好多病人一看到我满脸都是犹豫与疑问:这么年轻,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他能看病吗?他能看好病吗?当满腹狐疑的他们经过我的治疗病情好转后,态度发生了极大转变,对我的怀疑变成了信任。坐诊的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习惯了,很多老病号还夸我:小伙子年龄不大,不仅医德好,医术也不错!

在医院工作期间,我和另外一个年轻医生几乎把医院的活儿全包了:夜班、住院、门诊、治疗,都是我俩的活儿。这样的工作经历让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后来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访者:那时候业余生活怎么样,对自己当初选择学医有没有后悔?

崔树旺:那时候刚上班,挣钱了,生活是很愉快的。当时全民流行交谊舞,业余时间我就去跳跳舞,去光明电影院看场电影。

学医我从没有后悔过。我一直在感激劝我不要学开车的那个叔叔,所以年轻人在做出抉择的时候真是需要慎重些,多方面考虑、多听听长辈们的建议,综合考虑再做决定。学医其实是一条比较艰难的路,因为做出大成就不是很容易,那些选择了学医又后悔了的人们,别忘了自己做出选择时的初衷。

访者:你在仓安医院工作了多长时间,后来又通过什么机会学习进修的?又有哪些工作经历?

崔树旺:我在医院工作一年后,觉得还得在各方面提升自己,就去省二院进修学习。跟实习时一样,又是忙忙碌碌、拼命吸收的一年。这一年里,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每天抱着片子看,看完后自己下诊断,然后再看老师的诊断,跟自己的诊断对照,查找不足。从这里我更体会到了学习无捷径,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省二院进修结束后我转到红十字医院工作,在这里遇到了肝病研究领域的老师潘严,确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因为上学时就听说上海甲肝流行,所以对肝病比较敏感。工作中又遇到一个肝病专家,机缘巧合,就想往肝病研究方向发展。潘严出生在一个中医肝病世家,在肝病治疗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后来我继承了潘严老师的治肝理念,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了“正气论说”,并确立了 “一三三九四”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纲领。在这个纲领指导下救治了不少肝病病人,当时看到自己能挽救病人于水火,很有成就感。

访者:“一三三九四”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纲领是怎么回事?能具体说说吗?

崔树旺:一三三九四诊疗体系,是一套建立在实践和研究基础上的肝胆病诊疗框架,它抛开了以往以消灭病毒为主导却又不切实际的传统模式,建立起了以启益正气为主导、以主动免疫为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以其独到的切入途径和视角、全面的诊疗结构和显著的实践效果,其基本要素为:

一是指一条理论:即正气论。提倡综合升固正气,达到主动免疫效果,进而实现整体平衡,获得全面康复。

第一个三是三大宗旨: 以“滋阴养肝,活血化淤,健胃和脾,疏肝理气”为主旨;以“肝胆同病同治”为原则;以“提高人体正气驱除病邪”为目的。

第二个三是指三大科研及其成果。三大科研是:正气与主动免疫研究;脏腑气血内环境逆转与平衡态研究;抗纤维化与自我修复研究。与之相对应的即为三大临床成果:岐黄系列;厥阴肝胆系列;克肝系列。

九是指九大临床分型制剂:岐黄1、2、3号系列;厥阴肝胆1、2、3号系列;克肝1、2、3号系列。

四是大效果:改善症状(15天之内);恢复肝功能(2个月内);主动免疫,消灭病毒,促进“C”再生(半年~一年);巩固治疗力求达临床治愈,步入常人行列。

访者:你在肝胆病治疗方面取得了这么多成绩,创办了河北省岐黄中医肝胆病研究所,听说你还引进了生物治肝技术,发明的系列肝病药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全国发明专利金奖,被评为河北省十大发明家。对此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崔树旺:这些年,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坚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理念,可是,救助肝病患者光有爱心是不行的,作为医生,我必须有过硬的技术,这是帮助病患的根本。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生物治肝研究,临床选用的肝脏再造术治疗肝硬化能有效地逆转肝脏纤维化,抑制肝硬化的发展,疗效明显。经过数千例临床治疗证实,患者在治疗4周之后,大量的新的肝细胞开始再生,八项关键性生化指标可望恢复,1-3个月,随着新生的肝细胞不断增加,受损肝组织得到修复,肝功能逐渐恢复,患者体征可获全面改善。

精研管理,开创“五化三式”管理模式

自1998年创办河北省岐黄中医肝胆病研究所,再到出任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医院院长,崔树旺始终身兼医生与管理者双重身份。在长期的医院管理实践中,崔树旺积累了丰富的医疗服务管理经验,作为中国人民大学高级工商管理学硕士EMBA,他把中医思想、国学和现代化、国际化管理理念紧密融合,开创了“五化三式”医疗服务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科技化、数据化、公益化的管理,以诊疗能力为基础,以公益救助为原则,在医疗服务中提供体验式、订制式、感动式的服务,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更为医院的腾飞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访者:作为一名医生,同时又是一家医疗机构的管理者,你怎么平衡治病救人与追求效益的关系?

崔树旺:虽然医疗机构必须有效益才能生存发展,但是作为医生,肯定不能把“逐利”放在第一位。虽然患者来到医院是花钱看病,但医患之间的关系绝不能用“交易”二字来形容。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医生与患者是真正的同盟者,是生死之交。然而,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却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尤其是肝病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高,很多肝病患者面临着就诊难的现状,为寻找治得起且疗效好的治疗方案多方辗转。在此过程中,部分患者经历了上当受骗等辛酸过程,进一步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状况。

帮助肝病患者恢复健康、营造医患和谐氛围一直是我们的追求,我也把这种追求贯彻到医院管理中,要求全院医务人员把“创建诚信医院,营造和谐医疗”当做首要任务,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并以此促进肝病防治工作的开展,防止重症肝病的蔓延。

访者:我们知道你在医院管理方面创立了“五化三式”管理模式,能具体讲一讲吗?

崔树旺:我把中医思想、国学和现代化、国际化管理理念紧密融合,开创了“五化三式”医疗服务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科技化、数据化、公益化的管理,以诊疗能力为基础,以公益救助为原则,在医疗服务中提供体验式、订制式、感动式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系统化的理念是改变了以往把“病”作为首位的理念,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看待,在治疗肝胆病的同时也关注身体其他器官的健康与否,以全方位视角对患者进行立体化诊疗。

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过程是一系列规范化操作的集合。我们医院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安全、有效的检查、诊断、治疗、康复的医疗服务机制。通过规范化管理,使各项工作规范化、流程化和科学化,提高个体工作效率和整体运行效率。

科技创新是医院发展的精髓所在,更是医院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医院的领路人,我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并时刻关注国际顶尖治疗技术,在医疗实践中注重研究新技术、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技术。

医院在数据化方面的应用,主要是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精准治疗,通过对不同病例、不同药品、不同疗效等同类数据或差异数据的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建立个性化,差异化的辨证治疗方案,更加适应每个个体的病症,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和精准度。

公益化很好理解,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公益之路,不让患者因为没钱放弃治疗。我倡议创立了“贫困重症肝病医疗救助基金”,用于帮助广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患者及家庭。贫困重症肝病患者免费救助活动开展以来,已经为2000多名患者提供了1-3万元部分救助,并且全免救治了9名特别贫困肝病患者。对贫困肝病患者的救助活动,绝不仅仅是“救助一个患者”,更是“挽救一个家庭,和谐整个社会”。

访者:这是“五化”,那“三式”是指什么?

崔树旺:“三式”是体验式、定制式、感动式。

肝病治疗期长,治疗费用高。很多肝病患者面临着就诊难的现状,为寻找治得起且疗效好的治疗方案多方辗转。在此过程中,部分患者甚至经历了上当受骗等辛酸过程,以致对所有医疗机构均持怀疑态度,进一步加剧了医患矛盾。基于这种现实,我们推出了体验式诊疗服务,就是患者在就诊前可以提前对医院(包括医疗技术、医疗条件、医疗服务、医疗环境、医疗费用等)进行考察,让患者通过亲眼所见、亲身体会,通过与病友、医生面对面交流,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

订制式是指有的放矢,为每个患者提供最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由于肝病致病的病因不同,发病机制、病变性质、病情轻重都有差异,不同病因和不同临床类型的肝病病人其具体治疗措施也要有所侧重。即使是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阶段,也需要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所以,在患者入院后或体验阶段,医院会全面收集患者的各项数据,综合分析后为患者提供“私人订制”式手术以及化疗、放疗、内分泌、靶向、免疫等一整套治疗方案,也就是WHO提倡的个体化的精准治疗的努力方向。

感动式是指我们为患者提供亲情式服务,以家人般的关怀感动患者,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取患者信任。所以,在我们医院,没有护工,只有兄弟姐妹,医生护士提供的是家人般亲情式服务,以帮助肝病患者恢复身心健康、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

关注民生 切实履行盟员责任

从而立之岁加入民盟,到不惑之年依然积极的参政议政,12年来,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崔树旺在切实履行着一位盟员的责任。

在社会服务工作中,崔树旺是20万盟员中的一员,历任河北省政协教科文委员会委员、民盟河北省委医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盟河北省直工委办 公室副主任、民盟河北省直工委社会服务部主任等职,在这个大天地里,以民盟为信仰,为民生服务,在社会服务工作中贯彻“红十字”的理念,传递爱心,坚持善行。

访者:你是什么时候加入民盟的,在盟内任什么职务?

崔树旺:我是2000年加入的中国民主同盟,加入后我积极参与民盟日常工作和各项活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团结盟员做好民盟的宣传工作,在发展规划中出谋划策,在实战中一马当先,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并连续两届当选为河北省先进工作者。

在社会服务工作中,我只是20万盟员中的一员,历任河北省政协教科文委员会委员、民盟河北省委医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盟河北省直工委办 公室副主任、民盟河北省直工委社会服务部主任等职,在这个大天地里,以民盟为信仰,为民生服务,在社会服务工作中贯彻“红十字”的理念,传递爱心,坚持善行。

访者:在关注民生、参政议政方面你都做了哪些工作?

崔树旺:我的兴趣与关注点很广泛,先后撰写了多项社会民生方面的提案与论文,其中包括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建议、石家庄市医疗机构参保新农合、石家庄市小区消防通道堵塞火灾隐患调查等。我认为,人生在世,必须要多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唯有如此,人生才会丰富,才会精彩,才会不留遗憾。

倾心公益,坚守医者“悯人”情怀

崔树旺从医20余年,从那个刚穿上白大褂被患者质疑会不会看病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今天河北省乃至全国肝胆病治疗领域屈指可数的专家,他依然保持着初做医生时的情怀:治病救人的自豪感与使命感。为了这分坚守,他多次为患者捐款,组织各类大型义诊活动,在抗非典时和汶川大地震后捐款捐物……也是为了这分坚守,他倡议创立了“贫困重症肝病医疗救助基金”,用于帮助广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患者及家庭,截至目前,已经为2000多名患者提供了1-3万元部分救助,并且全免救治了9名特别贫困肝病患者。

访者:这些年,你和你的医院一直热心公益,救助款项是怎样解决的?“贫困重症肝病医疗救助基金”是怎么回事?

崔树旺:“贫困重症肝病医疗救助基金”是通过社会爱心企事业单位和各界爱心人士自愿捐款以及发展社会公益活动进行的募捐筹集起来的,由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设立公共账户专项管理。

贫困重症肝病患者免费救助活动开展以来,每一批申请救助的贫困肝病患者在经过活动组委会初审、实地考察团家庭情况考察、爱心督察员复审、活动组委会最终审定后,综合贫困患者的家庭情况、身体情况和经济收入等情况,最终确定1-3万元部分救助以及全免救助患者名单,截至目前,已经为2000多名患者提供了1-3万元部分救助,并且全免救治了9名特别贫困肝病患者。

访者:作为贫困重症肝病患者的定点救助医院,您当时是怎么考虑接下这项工作的?

崔树旺:一直以来我都坚持一个信念——医者,唯善是从,善之又善。这么多年来,帮助了一些患者,但我觉得还远远不够,而且仅凭我个人力量非常有限,但我愿意作为一个纽带,把社会上的力量连系在一起,让有意愿帮助贫困患者的单位、企业、个人和急需帮助的患者搭建一个平台,我愿意做一个桥墩,为大家过山涉水搭桥铺路。

了解到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开展这个救助活动,当时就联系了红基会,希望能够作为定点医院,为那些贫困患者做一些事,提供一些帮助。在红基会对我院资历严格审核、对我院设备环境等硬件条件仔细调研后,达成了合作意向。

访者:近年来,医院通过公益救助救治了不少肝病患者,效果怎样?

崔树旺:在媒体的宣传下,很多的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加入到了这一行列,应该说,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齐心协力下,医院多年的公益救助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

比如2011年免费救助的重症肝硬化孤儿唐小浪,现在在广东工作很顺利,对生活充满希望;全免救助患者张秀东已经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免费救助的肝硬化男孩小董,治疗后饮食、睡眠、精神状态等均有明显好转,肝功能等各项指标正常,通过爱心媒体的报道,小董患有精神疾病的妈妈也得到了救治;还有独臂患者付小海,经过切脾手术后,恢复良好。

这些成绩的背后,也有很多的无奈,虽然救助了一些患者,但是所占申请救助患者的比例不高,因为我们的力量太有限了,看着那么多渴望帮助的眼神,我们的心里也很纠结,在此,我也希望社会各界更多的慈善部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加入到救助的队伍中,这样才能救助更多饱受疾病煎熬的患者,也希望通过媒体呼吁,有更多人加入到爱心捐助中来。

访者:听说你们有一个2014新肝行动,是怎么回事?

崔树旺:“2014 新肝行动” 在5月28日启动,是由民盟河北省委、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发起,民盟河北省委医疗卫生委员会、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医院共同承办的一项对贫困重症肝病患者的免费救助活动,也是“贫困重症肝病医疗救助基金”第六批救助活动,“新肝行动”以季度为周期,计划每年进行四次贫困肝病患者救助活动,预计投入“重症肝病医疗救助基金”1000万元,预估将惠及上千名贫困患者及其家庭。

2014年新肝行动分四个阶段,包括:控制肝病蔓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推进肝胆疾病的社会预防诊疗工作以及让全社会聚焦“贫困重症肝病患者”。

访者:这些年,你投身公益,自己也经常捐钱捐物,还记得都在什么时候捐过什么吗?

崔树旺:这种事太多,确实有点记不清了。大概在2002年,我为《河北工人报》报道的白血病患者刘洋捐过款;2003年抗非典时,捐助了价值十几万元的抗非典药物;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捐了几万元;2009年,配合省老龄办开展《河北省贫困肝硬化患者爱心救助工程》,我个人向患者赠送了价值60多万元药物……

作为一名医生,走到我现在这一步,我觉得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经常跟我的员工说:我们不能保证治愈每一位患者,我们能够承诺的,是真诚地帮助、关爱每一位到院患者,并将患者的康复与满意作

为我们最高的使命和追求,正如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所写——“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

后记

崔树旺是我国著名肝胆病研究与治疗专家、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医院院长、河北省岐黄中医肝胆病研究所所长、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院长、中国中医讲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基因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温病 专业委员会委员、石家庄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家庄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石家庄市桥西区人大代表,2014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高级工商管理学EMBA硕士、河北联合大学卫生管理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

多年来,崔树旺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研制出了三大系列九大临床分型方剂及大量协同方,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其肝病普及本《肝病问答》在大众中流传甚广。

崔树旺的成功是一个好医生的成功,他的悲天悯人、他的热心公益、成就了他事业的高度;崔树旺的成功还是一个管理者的成功,他以卓越的管理艺术首开中国最具“人情味”医疗管理先河,对重建医患信任,做出了努力。

渴望出人头地
刻苦发奋,肝病领域有建树
精研管理,开创“五化三式”
关注民生 切实履行盟员责任
倾心公益,坚守医者“悯人”情怀
后记:悲天悯人、热心公益



联系我们
电话:
策划:袁野
执行:袁野 王巧生 程仓瑞
出品:中健网专题部
版权声明:中健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