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中医药走向国际要谨慎 接轨不成变“出轨”

2014-9-4 13:05|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55| 评论: 0|原作者: 王宇鹏|来自: 人民网

摘要: 目前我国部分中药标准,如丹参这味药材,已经列入美国药典,对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日前在石家庄召开的第四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多位专家指出,中医药国际化“练好内功”是关键。
    目前我国部分中药标准,如丹参这味药材,已经列入美国药典,对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日前在石家庄召开的第四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多位专家指出,中医药国际化“练好内功”是关键。

    近年来,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日益受到国际社会重视,截至2012年,有119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国家政策。我国中医药已传播到170个国家和地区,和外国政府签订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达到83个,为中医药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机制与渠道。

    但中医药要走进国际医院,还有一段道路。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指出,中医药国际化要面临的挑战依旧很严峻,包括国际间日趋激烈的实力竞争,国际医药市场设定的现代医学障碍和种种“潜规则”,以及中医药国际化在政策和经费投入上的保障措施不足等。

    中医药该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第二届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敏如的态度较为谨慎,“国际化接轨,接不好就要出轨。”刘敏如认为,中医和西医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国际上并没有适合中医药的“轨道”,与其转变模式一厢情愿去接轨,不如把自身这个轨道坐“稳当”,“否则我们接了很多年接不上,反而被西化。”她强调,中医面向国际市场,首先要立足于本国,练好内功,“标准化,可重复性,量化等方面,把这些问题基本解决了以后,才能走向国际。” 

    “国际的东西是相向而行,不是背道而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主任黄振辉虽对国际化持开放态度,但也认为应先练好内功,“国际化的问题一定是首先在国内把这个事情做好,也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同时要善于兼容并包,去吸取国外的东西。”

    在下一步战略措施方面,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指出,中医药产品要走向国际,一定要从基础做起,“我们可不要走以前的这种灰色地带,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我建议建立研发机构,开展国际化多中心的模式和渠道。”

    王笑频透露,未来要发展健康旅游的服务贸易,建立一些中医药旅游示范区,包括吸引外国消费者来医疗机构就医,或者在旅途中享受养生保健服务,“这个规划草稿已经出来了,标准也出来了,争取今年向社会发布。”

    在练好内功的同时,面对目前国际上对中医药部分质疑的声音,刘敏如强调,中医药在面向世界时应提升底气,“我们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一个最大的成就就是我们两种医学的并成、并用,共同发展,优势互补,我觉得这个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王宇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