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热点关注 查看内容

中科学家将斑马鱼一号染色体全基因成功敲除

2014-10-13 18:11|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11| 评论: 0|原作者: 刘志伟 向定杰|来自: 科技日报

摘要: 斑马鱼,因全身布满多条蓝色条纹似斑马而得名。其基因和人类相似度达到87%,有“水中小白鼠”之称。因为其具有繁殖力强、发育迅速等生物学特征,更加便于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全球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宠。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志伟 实习生向定杰)斑马鱼,因全身布满多条蓝色条纹似斑马而得名。其基因和人类相似度达到87%,有“水中小白鼠”之称。因为其具有繁殖力强、发育迅速等生物学特征,更加便于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全球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宠。 

    中国科学家在近日的关于斑马鱼1号染色体全基因敲除计划结题会暨第二届全国斑马鱼PI大会上宣布,他们已在全球率先敲除斑马鱼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这意味着将提供一个新的药物筛选研究基础平台。

    “基因敲除是指针对某个感兴趣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基因改造过程,令特定的基因功能丧失,并研究可能进一步对相关生命现象造成的影响,进而推测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斑马鱼1号染色体全基因敲除计划启动于2013年2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和孟安明院士等人自发倡导,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牵头,联合了全国38家实验室、150名专家共同参与。

    孟安明院士介绍,斑马鱼的鳍、鳞和部分心脏都可以再生,对人类截肢再生治疗意义重大。另外, 雌性斑马鱼每批产卵300枚,胚胎在24小时内就可以发育成形,这使得生物学家可以在同一代鱼身上进行不同的实验,通过破解这些基因的功能,建立各类发育和疾病模型,进而研究病理演化过程并找到病因。

    北京大学张博教授还表示历时一年半,科学家们已成功打靶77%的斑马鱼1号染色体基因,已有59.1%显示活性并发生突变。这些数据将为人类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有效信息。

    据悉,这项计划的所有科学材料和数据都通过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免费向国内外学术界公开。目前,全世界研究斑马鱼已有30多年历史,迄今已鉴定有8000多种斑马鱼突变体(致病基因),其中有2000种能让人、鱼共患的疾病,包括各种癌症白血病;甚至未来可以进行人类肝脏再生的研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