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基层卫生 查看内容

儿子得病全家被拖累新农合报销审核至少半月

2014-10-14 18:21|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93| 评论: 0|原作者: 梅天磬|来自: 沈阳晚报

摘要: 何先生投诉称,他的儿子被查出得了白血病,家里钱都花光了,无法继续就医,何先生认为“新农合”报销繁琐太慢,致使他无力救助孩子。记者调查了解到,按照“新农合”规定,白血病属特殊慢性病,需要垫付后再报销,审核周期比较长。

性病,需要垫付后再报销,审核周期比较长。


    投诉:儿子得病全家被拖累

    何先生向沈阳晚报新闻热线96009投诉称,他的儿子今年33岁,几天前被查出得了白血病。孙女目前只有11岁,儿子是家中唯一的劳力,在外地打工,目前家里钱都花光了,现在没钱,无法继续就医。

    据何先生介绍,今年8月份,他的儿子何显军因病住院,被确诊为“骨髓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Ⅰ型”,也就是老百姓熟称的白血病。他的全家都是辽中县朱家房镇腰截子村农民,早在2010年就办理了“新农合”,儿子何显军被查出白血病后,又紧急办理了“新农合的特病证”,但这并不能改变“无钱看病”的现状。

    何先生说,为了筹集看病所需医药费,他开始向亲朋、邻居借钱,目前一共筹集了8万余元,全都交给儿子何显军用于治疗看病。“第一期治疗需要三个月,大约需要30万元,一共得治疗三期。”何先生说,下一步的医药费却没有了着落。

    无奈:看病垫付不起也等不了

    据何先生介绍,按照规定,以家庭为单位,他们每人都缴纳了30元的门诊和住院统筹,国家、省、市、县还给每个人一定的补助。按此标准,儿子何显军住院后,需要持《门诊特殊慢性病就诊手册》在定点医院就医,实行垫付报销制度。按照特殊慢性病患者门诊治疗所发生的合作医疗规定范围内的医药费用,按40%比例报销。

    何先生向记者提供了“新农合”、“新农合的特病证”及医院诊断等材料。何先生介绍说,他儿子何显军目前正在河北一家医院接受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治疗,得治愈后出医院才能报销,有了‘新农合’但用不上啊!”何先生说。

    何先生说,他向相关部门了解后被告知,看病钱不会预支,只能自己垫付,想拿到报销款,也需要等到儿子何显军出院,而且报销过程需要一些时间。何先生告诉记者,他既拿不出这么多的钱看病,也“等”不起这么久的报销时间。据何先生介绍,他儿子何显军实行骨髓移植治疗,医疗费用可能超过百万元,这些还不包括手术后的药物排斥治疗费用。何先生说,这笔医疗费用是个天价,而且拿出的每一笔钱都需要与三期治疗连上,这让他觉得看不到希望。

    回应:审核至少需要半个月

    为了证实何先生的说法,应记者要求,何先生找到其所在地朱家房镇负责办理“新农合”的王宝库先生,王宝库首先确认,确实需要出院后才能报销,而且报销程序比较复杂,“你得先给我,我再找县里,县里审核,再到卫生局签字,再到主管县长签字,然后到财政局,然后才能转到农行,再转到朱家房农行。”王宝库说,从上交材料到县里审核结束,需要半个月时间。何先生说,像他儿子这种情况的农民还有不少。

    记者查询到,2011年3月沈阳市卫生局正式发布的《沈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特殊慢性病管理办法》规定,包括白血病在内的特殊慢性病,建立大病补助制度,规定年度内门诊、住院累计报销封顶线6万元。超过封顶线的患者进入大病补助,其超出部分符合新农合支付范围的医药费用,按70%比例报销,封顶线6万元,全年累计报销封顶线12万元。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梅天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