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激素类外用药乱涂误病情九种日常用药误区多

2014-10-24 19:16|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31| 评论: 0|原作者: 李雪墨|来自: 中国医药报

摘要: 近日,记者从中国药学会获悉,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全国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目前已收到32.09万份公众有效答卷,答题人数大幅上升。同时,根据现阶段问卷情况,专家梳理并解读部分错误率较高的安全用药问答题,提示公众特别关注。

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有一定的疗效。


    另外,下列三种情形应谨慎使用:一是患处有溃烂时不宜贴敷,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二是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因这类膏药具有活血散淤的作用,伤后即贴不能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建议先冷敷伤处,再行贴敷。三是孕妇应禁用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特别是孕妇的脐部、腹部、腰骶部都不宜贴,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产。

    冬季是风湿病的高发季节,因贴膏药过敏的患者非常多见,特别是过敏体质的人群,更应该多加注意。

    滴鼻剂有方法,长期使用危害大

    专家指出,常用的滴鼻剂从功用上来说主要有三种,一是血管收缩剂,最常用是麻黄碱类,这类药主要起收缩黏膜血管的作用,能在短期内消除鼻黏膜充血肿胀、解除鼻塞。二是激素类的滴鼻剂,常用的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该类药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和抗水肿作用。三是鼻黏膜润滑剂,常用的有复方薄荷油、石蜡油等,能促进黏膜润滑,保持鼻腔的湿润,对于干燥性鼻炎有一定治疗作用。

    血管收缩类滴鼻剂不宜长期使用,长期使用可致鼻腔黏膜血管一直处于收缩状态,引起局部黏膜组织增生,导致药物性鼻炎,时间长了还会产生依赖性。激素类的滴鼻剂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长期使用。

    专家特别强调,滴鼻剂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用药前应把鼻腔内的鼻涕或脏物清除。滴鼻时可采取仰头位或侧头位两种姿势。仰头位是指患者仰卧,肩下垫枕头或将头悬于床边,鼻孔向上,将药液向鼻孔内滴入,一次2~3滴。侧头位是指头部偏向一侧,肩下垫枕,将药液滴入下方鼻孔2~3滴。滴药后头应保持后倾姿势10~15秒,同时轻轻用鼻吸气2~3次。滴鼻剂如是混悬液,用前应摇匀后再用。滴鼻后,如药液流入口腔内,可将其吐出。滴鼻时滴管应悬空,不能触及鼻部,以免污染药液。使用滴鼻剂效果差时,应及时找原因或请专科医生诊治,不可长期擅自使用。

    哮喘吸入剂,使用有讲究

    专家提示,吸入装置分为两类:定量气雾吸入器和干粉吸入剂。其中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和沙丁胺醇气雾剂都属于定量气雾剂。定量气雾剂是哮喘吸入治疗最常使用的剂型,用药前应注意剂量,明确一次给药揿压几下。打开吸嘴盖,并充分摇动吸入器。用药时要先缓慢呼气,仰头把吸嘴放入口中,双唇紧包住吸嘴,注意舌及牙齿不要阻塞吸嘴。用口缓慢深吸气,吸气的同时,将药物释放。吸药过程完成后撤出气雾剂喷口,尽量屏气约10秒钟,然后缓慢用鼻呼气。如需第二次,最好间隔1~3分钟再进行,避免连续吸入造成呼吸肌疲劳和增加药物微粒在周围气道的沉积。另外,气雾剂受热或见光易变质,应放在避光、阴凉处保存。

    专家特别提醒,哮喘的发作(或加重)是阶段性的,但气道的炎症是长期存在的。沙丁胺醇主要缓解哮喘急性加重,为按需使用的药物,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长期用药亦可形成耐受性,应以所需最小剂量、最少次数按需使用,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不应长期使用。

    而哮喘控制药物主要是通过抗炎作用达到哮喘控制,一般用于哮喘长期治疗,如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激素的用药剂量比口服剂量小很多,很少出现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吸入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局部不良反应,主要有:声音嘶哑或发音困难、口咽真菌感染、反射性咳嗽、口周皮炎、口干和舌体肥厚。某些局部不良反应呈剂量依赖性,因此最好使用吸入皮质激素的最低有效剂量;部分局部不良反应如口周皮炎与装置有关,应考虑更换吸入装置类型。吸入用药后立即用清水漱口不但可减轻或避免局部不良反应,而且还可减少由药物从口咽部吸收而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所以常规建议吸药后清洗口腔、漱口和洗脸。

    消化不良分类型,胃部不适慎用药

    消化不良的原因可以分为器质性疾病所引起和功能性改变所引起。消化性溃疡、胃癌、肝胆胰腺疾病所导致的消化不良,为器质性消化不良;由胃动力障碍引起食物排空受阻导致的消化不良,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增加胃肠蠕动的药物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而对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还需要明确诊断,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故胃部不适就吃促胃动力药,可能会掩盖器质性的病变,延误治疗。

    专家特别指出,心律失常患者以及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应用促胃动力药时需慎重,有可能加重心律失常。多潘立酮也不宜久服,长期服用可能产生耐药或出现震颤、催乳素水平升高及女性月经不调等副作用。此外,多潘立酮应与抑制胃酸分泌剂及胃黏膜保护剂等药分开服用,避免与抗胆碱药合用。有胃肠痉挛的病人也应禁用。

    专家提醒,促胃动力药最好在饭前半个小时左右服用。因为服用后半个小时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高,这时刚好处在进食阶段,药物能更好地发挥药效,有效地促进胃肠的蠕动。

    氨基酸不补脑,摄入多了更不好

    氨基酸是一种蛋白质水解物,临床上主要针对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和无法通过进食或口服补充蛋白质的病人,后者在进行静脉注射时,还必须将氨基酸同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物质搭配输入,患者是否需要补充氨基酸应由专业医师评估并科学地选择药物。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虽然它可以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提供能量,但并不是优先选择的供能物质。当人体能量不足的时候,供能物质的消耗顺序是糖类、脂肪,之后才开始分解蛋白质产生能量。只要不是营养不良或者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就无需动用氨基酸来提供能量。

    专家提醒,如果正常饮食能够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就没有必要通过输液来获得氨基酸。如果氨基酸或蛋白质摄入过多,机体无法利用,多余的氨基酸还需要分解并排出体外,这会加重肝肾负担,肝肾功能不好的人有可能导致高氨血症和血浆尿素氮的升高。此外氨基酸注射液是高渗溶液,输液时对血管有刺激性。专家特别指出,氨基酸注射液属于处方药,有明确的适应证,输液需要遵医嘱进行。

    甘草片易成瘾,长期服用需小心

    甘草片虽然作为镇咳的经典药,被广泛使用,但2005年已经将其列为处方药,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复方甘草片成分为甘草浸膏粉、阿片粉、樟脑、八角茴香油、苯甲酸钠。其中,阿片可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起到止咳的效果,但它也是一种易使人体产生依赖性(成瘾)的药物。长期反复使用含有致瘾成分的药物后,人体会逐步适应具有一定药物浓度的环境,并产生耐受,需要逐渐加大剂量才能再次感受到药物“有效”,表现出一种强迫要连续或定时用药的行为。使用的时间愈长,依赖性便愈大。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按照医嘱服药,自己给自己治病,尤其是随意加大剂量和延长药物的服用时

    间,甚至长期服用,会逐渐对这类药物产生生理和心理的依赖性。

    专家特别提醒,长期服用甘草片不仅可能导致对该药物的依赖性,过量服用还会产生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呼吸中枢最显著,严重时可导致呼吸抑制。因此,在使用复方甘草片治疗咳嗽时,还需向医生询问清楚,按医嘱服药。

    女性经期要当心,活血药物要远离

    专家指出,女性在月经期间用药时,一定要考虑月经时期特殊的生理特点,要注意有些药物是不能应用或慎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会造成月经量过多;某些抗凝血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等,可引起月经过多;泻下药,如硫酸镁、硫酸钠(芒硝),下泻作用剧烈,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使月经量增多;性激素类药,如雄激素能导致月经减少或停经,孕激素可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另外,直接用于阴道的局部用药,如治疗阴道炎的洗液,栓剂、泡腾片剂,月经期间应暂停。

    专家提示,经期用药也不能一概而论,必要时还需咨询医生及药师,做到权衡利弊,科学度过特殊生理期。

    注射口服分清楚,随意乱用反伤身

    专家指出,注射液绝大多数不能口服。注射剂可以不经过胃肠道吸收过程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迅速发挥治疗作用,特别是对于急、重病人的抢救作用较快。药物是否制成注射剂型,是药物本身性状决定的。一是有些药物成分容易被胃酸和消化酶分解破坏,若口服则会降低药效,影响治疗。二是有的药物成分对肠胃有刺激性,口服会引起恶心、呕吐,甚至腹痛和腹泻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或过敏反应,如制成注射剂就可避免产生这些弊病。

    另外,还有些药物给药途径不同,治疗的病症不同。如硫酸镁注射液用于抗惊厥、镇静,口服则用于泻下。随意改变药物的使用方式,就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延伸阅读

    服药期间要忌口

    专家指出,不管服用任何药物时,都要忌烟。因为烟中含有的烟碱会加快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服药时吸烟会导致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下降,使药物药效难以充分发挥,所以在服用任何药物后的30分钟内都不要吸烟。

    除此之外,专家还提醒,有些特殊药品服用时需要忌口,如服用阿司匹林时忌饮酒和果汁,饮酒可引起肝脏受损或使患者病情加重,果汁会加剧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引发胃出血。服用黄连素时忌喝茶水,因为茶水中的鞣质进入体内后会分解成鞣酸,使生物碱沉淀,降低药效。服用布洛芬时忌饮咖啡和可乐,咖啡和可乐会加剧布洛芬对胃黏膜的刺激,易使患者发生胃出血或胃穿孔。服用抗菌药时忌饮牛奶与果汁,牛奶可降低抗菌药的活性,果汁可加速抗菌药的分解。服用钙片时忌食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钾,使钙离子沉淀,不仅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还容易生成草酸钙结石。服用抗过敏药时忌食奶酪和肉制品,因为奶酪和肉制品会造成组胺在人体内的积蓄,使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服用止泻药时忌喝牛奶,牛奶不仅会降低药效,其所含的乳糖成分还可能使腹泻症状加重。服用苦味健胃药时忌吃甜食,由于苦味健胃药是依靠其苦味刺激人的味觉和胃黏膜来发挥药效,若在此期间食用甜食,会掩盖药物的苦味,降低药效。服用保钾利尿药时忌食香蕉和橘子,由于香蕉和橘子含有丰富的钾,其血钾浓度会变得很高,易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甚至心脏骤停等症状。服用降压药时忌饮西柚汁,因为西柚汁中的柚皮素成分会影响肝脏中的代谢酶,从而加大药物的毒副作用。服用多酶片时忌喝热水,酶中的活性蛋白质遇热后会凝固变性,失去其消化作用。 (记者 李雪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