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药品信息:市场化新政将出炉药价有望全放开

2014-11-1 12:11|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34| 评论: 0|原作者: 汪威|来自: 央广网

摘要: 中国价格管制体系中的坚冰——药品价格,正在酝酿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革。多家媒体报道,来自物价系统的消息说,近日召开的全国物价局局长会议决定,我国药品价格将全部放开,药品价格有望迎来市场化。医药行业也有相关人士透露,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已经确定在本月向国务院报审批。
    中国价格管制体系中的坚冰——药品价格,正在酝酿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革。多家媒体报道,来自物价系统的消息说,近日召开的全国物价局局长会议决定,我国药品价格将全部放开,药品价格有望迎来市场化。医药行业也有相关人士透露,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已经确定在本月向国务院报审批。 

    与之相呼应的是,上星期,江西省发改委刚刚对旗下全部601种省管非处方药品实施价格放开政策,不再对这些药物设置最高零售价的“封顶设计”,领跑全国兄弟省份。几天后,湖北省卫计委又宣布,允许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以带量采购方式与药品企业议价采购,实行量价挂钩。

    而在此之前,在低价药领域,价格放开已成为事实。国家发改委在今年的五月八号宣布,对低价药进行清单管理,放开低价药最高零售限价。从种种的迹象来看,今年以来一直搅动药品市场的“药价征求意见稿”,已逼近最后的关口。

    以放开低价药最高零售限价为例,目的就是以市场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市场短缺的低价药品的供应。比如注射用红霉素、复方甘草片、心脏手术必需的鱼精蛋白等等。

    华北制药招商总监郭利喆:“最起码能够对企业减少一些亏损,甚至有微薄的利润存在,产品的造血机能会得到恢复。”

    专利药、血液制、疫苗品等价格有望放开

    从低价药药价放开,到酝酿中的药品价格改革方案,我们可以看到,药价放开的范围中除了非处方药,还有可能包括专利药、疫苗、血液制品以及精神、麻醉药品等过去管控严格的品种。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善联教授认为,这种有针对性的放开,有利于我国药品市场的丰富和发展。

    胡善联:“比如说,血液制品,现在喜欢缺血,那么你用市场机制的话,价格涨上去的话,血源就可能增加了,这是一个。第二的话,价格放开中间有一个部分提到的是创新的药物,它是要把价格放开的。那么专利药是属于创新药,上市时间比较短,市场销售少,那么这样的话放开价格可能有利于研发创新。这个不仅是对国外创新药有用,对我们今后国内的,也有很多的创新药马上要开始了,那么这个也可能是比较利好的消息。”

    药价放开,药企说不会大幅提价

    药品价格如果全部放开,对药企显然是利好,但对老百姓是否合适呢?医药价格一旦放开,会不会让药品涨价成风?华润双鹤药业副总裁葛志勇说,从低价药价格放开的经验来看,即便放开了自主定价权,由于有市场之手调控,非处方药企业由于竞争激烈,也不会一拥而上大幅提价。

    葛志勇:“由于市场竞争和市场调控,它整体的涨价幅度和水平都是非常有限的。”

    医保药品不宜全面放开,但需引入市场机制

    涉及药品价格变动,对于老百姓最重要,也是最关心的,就是医保目录内的药品价格如何调整。据了解,发改委方面在全国物价局长工作会议上明确,计划改由医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实际购销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那么,涉及亿万百姓的医保药品是否已具备放开价格的条件了呢?胡善联教授说,就目前来看,医保药物全面放开还不合适,但医保药物价格改革也要引入市场机制。

    胡善联:“同一类治疗的药物有很多种,那么我们从医保角度来报销的话,可以指定一个基准价,一百块或者一百块以下可以来报。假定说有四个药,一个药是五十块,一个药是一百块,第三个药是三百块,第四个药是四百块。市场放开了之后,药企可以自由定价,你可以三百也好,三百五也好,四百也好,但看看市场上,以后我医保报销的都是一百块,药企可能会下降到一百五十块,这个是能够达到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

    医药行业短期不会出现大洗牌

    而对于本已就竞争激烈的医药行业来说,药品价格如果放开,必然会带来大的变动。有人预测,大医药企业将成为价格战的赢家,并且强者恒强。一些处于竞争劣势的药企将主动选择退出,预计医药行业的并购将加速。不过安邦咨询医药行业分析师边晨光认为,两三年内医药行业的这种大洗牌并不会出现。

    边晨光:“医药行业短期内可能不太会有洗牌加速的趋势。如果药价真的全面放开的话,我觉得作为企业来讲,最起码在两三年、三五年之内它可能首先要去适应这个东西。而且我觉得价格真的放开的话,作为监管部门来讲,它可能也会根据市场的反应或者市场运行的情况来进行足够的调整。直到调整到了一个真正的比较平稳的阶段的时候,就是监管机构比较满意,企业比较满意,市场也比较接受,包括老百姓也觉得医保这儿没有太多影响,整个各方面呢达到一个比较契合的程度的时候,这个时候慢慢地才会出现更多的这种兼并。”(记者汪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