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关注:“以药养医”不破 药价放开难言乐观

2014-11-11 12:09|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29| 评论: 0|来自: 证券日报

摘要: 药品价格改革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日前,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彭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药品价格有望一步放开。这是权威部门首次就放开药价表态。但对于此事,医药行业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
    即使医保内药品价格放开,对于那些想进入医院销售的企业来说,议价能力太低,对其业绩影响也不会太大。

    药品价格改革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日前,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彭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药品价格有望一步放开。这是权威部门首次就放开药价表态。但对于此事,医药行业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

    一位医药行业分析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药价改革市场化对专利药、创新药、独家品种是利好,但这要看政策如何落地实施,毕竟药品从企业流通到患者手中,需要经历多道关卡。

    然而,一些人士却认为药品价格放开难言乐观。一位医药行业观察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药品价格放开看起来很好,但实施起来有诸多阻碍,政策落地时间可能较长。 

    药品价格放开吹风不断

    据媒体报道,10月27日召开的全国物价局局长会议决定,药品价格未来将全部放开。药品价格有望迎来市场化。据了解,根据药品放开进程,计划今年底放开血液制品、全国统一采购的药品和避孕药具、一类精神和麻醉药品,经国务院审批后,2015年1月份起放开医保目录内的药品价格。

    “这可能成为药价行政管制放开的起点。”上述医药行业分析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对相关领域的企业将产生利好。

    近年来,生产原料、包装辅料、能源动力、以及人力资源的成本持续上涨,尤其是中药材,不少品种价格上涨数倍,给企业成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涨价似乎成为药品企业的一致呼声。一位血制品企业的高管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的产品价格由发改委决定,而公司的产品需求也很旺盛。“如果将来价格放开,公司当然是希望在市场有足够需求的基础上,价格卖得越高越好,这样利润也会有提升。”

    据了解,血制品刚需市场明确,如果价格放开,血制品价格或将有所变化。但同属血制品行业的另外一位公司高管表示,尽管政策在不断吹风,但政策如何落地还有待观察。

    价格放开难言乐观

    尽管外界对此事有诸多期待,但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药行业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短期内很难实施,“这是一个新体系替换旧体系的过程,而不是政策的修修补补,2015年1月份前不可能付诸实施。”

    此外,上述观察人士还表示,目前医保目录内的药品价格很难放开,一方面是由于法律规定限制,另一方面是药品价格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最终形成,药企很难做到自主定价。

    据了解,目前医保目录内的药品价格形成需要多部门协调:发改委及省级物价部门制定最高零售价,省级招标部门招标形成实际供货价,企业药品进入医院进行成本加成销售,医保按照药品医保等级分别予以报销。部分地区存在医院二次议价的情况。

    “如果企业漫天要价,会遭到来自招标部门、流通企业、医院的反对。”上述观察人士介绍,“医院对药品价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没有破除‘以药养医’的前提下,药品价格放开也很难做到。即使医保内药品价格放开,对于那些想进入医院销售的企业来说,议价能力太低,对其业绩影响不会太大。”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此前国内药品价格没有实施管制,企业生产的药品良莠不齐,但一些产品质量不佳的公司产品售价奇高,为了达到销售目标,背后给医生高回扣,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药品价格政策可能会出现微调,药价放开可能在一部分药品领域展开。”上述观察人士透露。

    在今年10月22日,江西省已率先宣布放松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制,放开省管的全部601个非处方药,企业可以完全自主定价。

    上述观察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非处方药药品价格有望放开,“这是一个竞争相对激烈的市场,价格放开影响不大。但对企业的品牌、营销等方面有着重大的考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