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基层卫生 查看内容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存在九类突出问题

2014-12-1 13:13|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66| 评论: 0|原作者: 黄小希|来自: 新华网

摘要: 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发布了“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但这一群体的成长过程仍存在九类突出问题。
    新华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黄小希) 11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发布了“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但这一群体的成长过程仍存在九类突出问题。

    这九类问题包括:受意外伤害的比例较高;学业表现较差,学习兴趣不足;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经常感到烦躁、孤独的女童比例高于男童在这些方面的比例;留守男童出现问题行为的比例较高,例如迟到、逃学等;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的影响更大,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被歧视、性格比原来内向、胆小的四年级留守儿童的比例在6个年级中最高;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初二留守学生与父母关系较差,调查中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欠佳,具体表现在生活习惯、网络不良行为、意外伤害频率、学校表现等方面。

    据介绍,全国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研究是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及全国省级团委、团校和相关研究机构于2013年至2014年联合开展的。六类青少年群体分别为未就业大学生群体、网络媒体从业青年群体、民族地区民族青年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群体和残疾青少年群体。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在河南、安徽、重庆等6个劳务输出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调查对象包括4533名农村留守儿童、2731名非留守儿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指出,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不断给予关心帮助,但需注意不应把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更不应将他们“标签化”。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也要根据这一群体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与时俱进,提供更符合需求的帮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