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多药品拟不再限价:天花板取下药价会撒野吗

2014-12-3 13:41|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23| 评论: 0|原作者: 魏浩|来自: 大河网

摘要: 再过不到一个月,占据国内庞大药品市场份额的政府定价产品,将放开﹃计划﹄定价形式,交由市场决策。初步估算,这将涉及2700余种药品。11月25日,《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开始在全国8家医药行业协会内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表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药品实际交易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原政府指定的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
    □记者魏浩

    核心提示|再过不到一个月,占据国内庞大药品市场份额的政府定价产品,将放开﹃计划﹄定价形式,交由市场决策。初步估算,这将涉及2700余种药品。11月25日,《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开始在全国8家医药行业协会内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表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药品实际交易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原政府指定的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

    被社会诟病许久的药物价格管理制度,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药品价格放开对市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医药价格一旦放开,药品会不会涨价成风?本期大河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史上最大规模”药价改革将启动 

    11月25日,《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开始在全国8家医药行业协会内征求意见,限时48小时。《意见稿》明确表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药品实际交易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原政府指定的最高零售限价或出厂价格。而这次药价改革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

    《意见稿》指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国内药品将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而药品的实际交易价格,则交给市场竞争形成。

    据了解,政府定价药品范围有六类,包括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预防免疫药品、医院精神和麻醉药品、专利药品以及低价药品。

    此次定价机制取消后,几类特殊的药品价格该如何把握呢?《意见稿》中也对此做了具体说明:一是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由医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医保支付标准,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形成;二是专利药品(包括医保目录外的专利药品)、独家生产的中成药等市场竞争不充分的药品,建立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三是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和避孕药具,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市场交易价格;四是一类精神、麻醉药品,仍暂时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主要考虑:此类药品目前实行严格的生产流通管制,临床也不存在滥用情况,价格和市场稳定等。

    限价十多年,药价虚高问题难解

    据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药品价格放开后,医保药品基本已经确定是医保部门接手,其核心就是制定医保支付价,医院采购时可谈判,给医院降价动力。

    目前,业内已就此事形成了广泛讨论。多名人士指出,如果按照《意见稿》的方案进行改革,那么占据中国庞大药品市场23%份额的政府定价产品,将正式放开“计划”定价形式,交由市场决策。初步估算,这将涉及2700余种药品。

    据了解,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只对国有药企的基本药物进行价格管制,其他药品均由市场调节。90年代后期,由于药价上涨较快,国家对药价加大管理力度,并对药品价格实施最高限价管理。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药品实行合理的管制、实行政府定价并控制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然而多年以后,虽然国家发改委已对药品进行多次降价,但药价虚高的初始问题一直未解。更让人揪心的是,廉价药的供应也出现短缺,很多廉价药因价格过低、利润空间极小而被药企放弃生产。

    多家药企因吃不消限价停产

    对于药价政策的放开,接受采访的几家药企负责人均表示“早该如此”。黄石(化名)曾在焦作经营一家生产抗生素的药厂。此前,按照国家对头孢拉定等药品的价格限定,他们的产品畅销国内多个省市。然而从2013年开始,这些药品的定价发生了变化,其生产线上的多个产品零售价和出厂价,被进一步限制。“本来近几年面粉、糖和工人工资都是成倍上涨,企业经营已经有很大压力。”这次限价后,国内的经销商开始抵制黄石的新产品,而他则彻底停止了生产,“先把库存销售完再说吧,等等看政策是否会有变化”。

    黄石的药厂停产,减少的是国内供应充足的抗生素类药品,而一些紧缺药品的停产,却引发了众多患者强烈不满。以治疗甲亢的甲巯咪唑为例,此前大河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全郑州市的药店和医药供销企业,均停止了该药的销售。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甲巯咪唑的同类进口药物,价格在35元左右。采访中,国内生产甲巯咪唑的17个生产厂家,有9家停止了生产,其中7家明确表示不再生产该药。而停止生产的理由,则与黄石药厂的情况如出一辙。

    药价放开后,低价药还会继续有

    虽然距离《意见稿》中的执行日期还有一个月,但在广东,类似的政策已经开始有所“行动”:就在11月底,广东省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征求对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交易规则相关办法修改意见通知》,明确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药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行政权力干预。

    而对于众多患者关心的政府定价放开后,低价药是否价格上涨的问题,此次《意见稿》中也有提及:“低价药品按现行政策规定执行,仍继续实行日均使用费用上限标准控制。”据称,《意见稿》之所以延续低价药的现行政策,主要是考虑到该价格政策与招标、使用、报销等,已经形成了一套促进低价药品生产供应的相对独立、完整的政策体系。相对于大多数政府限价药品来说,低价药还需要继续进行管理。

    其实早在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就曾宣布,国家正式取消533种低价药的最高零售价,该政策主要是为了提高药企生产低价药的积极性,减轻患者负担。随后,河南省发改委正式公布了我省的低价药品清单,共215种低价药品,包括平时常见的维生素A、阿司匹林缓释片等。经过半年多的运行,一些低价药品的价格浮动变化,已经被社会接受。

    政策早日落地,还医药市场生机

    但是对于此次药价改革的最终效果如何,省内两家大型医药企业均表示尚待观望。昨日下午,省内某上市药企负责人在受访时称,价格限制放开后,企业可以根据成本和市场自主定价,虽然不敢期望有大幅利润,至少能减少一些亏损。然而对此政策的利好实现时间,该负责人与另一药企负责人的回答基本一致:还需要市场慢慢落定,“毕竟

    之前的政策已经执行将近20年,整个市场已经形成了迎合前一种政策的环境”。

    而上层政策制定者的观点,也与省内药企的想法基本吻合:国家卫计委药政司一位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药价松绑“看起来很美”,但远远没有料想的那么容易那么快。“发改委放开最高零售价管理后,如何与医保报销制度衔接,如何与卫生部门的招标制度衔接是大问题。”该官员称,药品价格的市场化必须与招标采购的市场化,以及支付改革的市场化相结合才能够落地。放开药价管制后,与社保支付限额政策如何配套才是难点。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短期内药品价格还难以完全回归市场。

    昨日,已经转行做汽车销售的黄石对记者说:“我也听说明年要放开药价了,但是市场重新恢复活力,至少还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发改委相关职能或交医疗管理机构

    就在《意见稿》问世的前后几日,国内有消息称,发改委希望不再管理药品价格,发改委的价格司医药价格处或被取消。而广东省随后发布的《关于征求对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交易规则相关办法修改意见通知》,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根据征求意见,广东拟调整入市价数据源的采集机构、入市价计算机构和最高临时零售价计算机构3个机构,调整的结果是将促使价格主管部门淡出价格制定体系,这三项行政职能则分别被省卫计委、省药品交易机构、医疗机构取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