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现在基本上已经占领了各大广场,这一风靡整个中国的运动方式,外界褒贬不一,然而,近日某个社工中心组织慢性病患跳广场舞,部分病患的病情得到了改善,广场舞,在不扰民的前提下,好处还是很多的。
广场舞,现在基本上已经占领了各大广场,这一风靡整个中国的运动方式,外界褒贬不一,然而,近日某个社工中心组织慢性病患跳广场舞,部分病患的病情得到了改善,广场舞,在不扰民的前提下,好处还是很多的。
健体>>
广场舞具有体育锻炼的价值,经常进行排舞练习,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等良好的健身效果。
健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也就是说注意是受指向制约的,在跳舞的过程中,其注意力必然都集中在欣赏舞曲音乐,并沿着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就能使身体其他部分的机能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所以参加排舞这项运动能消除紧张的情绪和缓解压力,练习者在音乐、舞姿中,消除疲劳、陶冶心灵,感受到愉快的情绪,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降脂>>
跳舞其实也是一种运动,运动减肥不仅可最快最有达到减肥目的,同时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不少朋友通过减肥瘦身舞参与运动减肥,并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减肥效果。
健脑>>
在排舞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形象记忆、概念记忆,而且还要运用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会以很慢的速度减退,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正常现象。通过排舞练习以及对大脑神经的不断刺激,来减缓记忆力减退的生理达到良好的健脑效果。
健美>>
广场舞的练习是在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中,用心灵共把细腻的情感注入舞姿中,并以高超的舞蹈技艺形神一致地表现出各种动与静的姿态,塑造出各种美妙的组合,体现出美的姿态、美的造型,创设出体育与艺术、健与力高度结合的意境,给人们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因此,广场舞练习对形态、姿态、健康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经常参加排舞练习是一项很好的形体训练,提人协调能力,强健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肌肉群,以及增加骨骼的骨密度,具有十分积极的健美作用。
调节>>
以上说了健心,可以陶冶心灵;在跳舞的过程中,让人身心愉悦,能让人在情绪上很轻松,可以让生活更和谐;同时,通过舞蹈可以认识很多跳舞的朋友,增强社交能力。概括说就是可以调节情绪、调节生活、调节人际关系。
广场舞需注意的事项糖尿病患者不宜跳广场舞
有研究证明,人处在噪音环境中,血脂、血糖水平都会增高。跳广场舞的时候,音乐声比较大,有些音乐还很劲爆,对关节也有影响,所以不推荐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跳广场舞。
注意跳广场舞的时间
最好饭后1小时再去跳舞,每次跳别超过1小时,老人运动时间过长,会促使身体释放大量激素来分解蛋白,补充过度运动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若超出心脏负荷能力,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反而有害身体健康。
穿着要舒适合体
广场舞是全身运动,腿脚活动的频率也很高。因此,鞋子一定要舒适,最好穿软底的防滑鞋,以免摔倒,好的运动鞋还能对跳舞时产生的冲击力有所缓冲,对心脏、大脑起到保护作用。选择有弹性的运动服装,以动作不受束缚为好。在跳舞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衣服的增减,出汗了要脱去厚衣,运动后要注意保暖。
尽量不要扰民
跳舞的时候不要将音响的声音开到特别大,很容易引起附近单位以及住户的反感,夜里跳舞的时候,尽量不要跳到晚上10点以后,要注意考虑到他人的休息。
选择安全、合适的场地
最好不要去人流量大、交通繁忙的广场跳广场舞,特别是那些紧靠十字路口的广场,车辆特别多,汽车排放出的尾气已经对那里的空气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广场舞爱好者们本来是为了健身,但他们一边跳,一边吸进大量的汽车尾气,这对健康是没有好处的。最好选择人流、车流比较少,且不会很大影响周边居民的场地。
当下广场舞存在的问题1、声音过大
现在大多数跳广场舞的舞友依旧是选择使用音响放声,对周边的居民以及单位有影响,造成噪声污染。建议可采用蓝牙音响、定向音响,或者选择离居民区较远的场地。
2、时间没有控制
有的人一大早就开始跳广场舞,连早饭也不吃,还有些人,在晚上要跳到很晚才回家睡觉。在时间上没有控制,不但扰民,还扰乱了自己的生物钟,而且空腹跳广场舞,还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严重的可能会昏厥。
3、节奏感过于强烈
人的心脏跳动是有一定频率的,节奏感太强,对人的心脏有一定危害。如今的广场舞歌曲多为节奏感很强的时下流行歌曲,可能会给心脏带来一定负担。
4、放松过度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放松,只是一味地跟风跟着别人去跳,殊不知,这会让你的膝盖受到不小的损伤。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就得跳得大汗淋淋能起到健身作用,跳广场舞也是一种有氧运动,在跳舞过程中,以舞者能维持正常交谈、微微出汗为宜。如果跳舞之后大汗淋漓,不仅容易引起感冒,还会使血容量减少,血液变得黏稠,有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