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网路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无数的孩子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一起起“孩子因沉迷于网络而走向犯罪”的报道都在为父母们敲响警钟,那么该如何拯救迷失在网络中的孩子呢?
近年来随着网路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无数的孩子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一起起“孩子因沉迷于网络而走向犯罪”的报道都在为父母们敲响警钟,那么该如何拯救迷失在网络中的孩子呢?
沉迷于网络的原因
1、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上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便逃进虚拟的网络中来逃避现实。
2、由于平常学习忙,感到乏味,想要寻求一个
精神寄托,而网络的虚幻和自由正好填充同学们的思想空白。
3、纯粹的打发时间,寻求
心理上的满足。另外,高中生沉迷网络后,必然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进而渐渐脱离群体,甚至网络中还传播淫秽,凶杀等不良思想。
以下我们通过几个典型的案例,来说明面对沉迷网络的孩子该怎么办?
◇类型一:把网络当作“娱乐场所”
[特征]上网频率较高,周期较长。
这类孩子大多很贪玩,并且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比如抽烟、酗酒)。为了上网,他们撒谎、骗钱甚至偷窃,有一些轻微犯罪行为,存在一定的品格缺陷。[处方]对这类孩子仅靠家庭教育难以奏效,一旦发生问题,家长可以借助专业教育机构对孩子进行治疗,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最关键的是防患于未然,最好能将孩子的恶习扼止在萌芽状态。
[案例]爸爸制作“娱乐”新方式
儿子今年上高一,当他叫嚷着玩“泡泡堂”游戏没劲,要求安装“传奇”游戏时,张先生警觉了。他趁儿子上学之时,来了个彻底清查,将家里电脑中的游戏软件全部删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学习软件。儿子回来之后,免不了吵闹一番。后来,在张先生的“威逼利诱”下,儿子答应跟爸爸学玩“更好玩的游戏”———制作幻灯片。果然,聪明好奇的儿子很快就迷上了这个新鲜玩意儿,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卡通电影”,他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现在他总是口口声声地说,自己将来要当一名“制片人”。
◇类型二:在网上“闲晃”一族
[特征]因为空虚、无聊、好奇、追赶时髦等等各种因素而走进网络。
这类孩子不一定成绩不好,他们上网的目的性不是很强,有时只是习惯使然。
[处方]问题学生的背后是问题家长。家长是否自律,能否以身作则,对孩子影响很大,在家长自身素养较高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管束,或引导孩子将网络应用到学习中来,不失为良策。
有时候孩子的网瘾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所以除非父母亲先改变与孩子的互动模式,建立一个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家庭情绪氛围,让孩子能够有足够的情绪支撑力,回到现实生活当中来,才能让改变持之以恒。
◇类型三:将网络当作逃避现实的出口
[特征]因长相、身材、或学习成绩不好而遭受打击,引起厌学和自卑情绪。这类孩子大多性格内向、怯弱、孤僻,在现实生活中又得不到理解关爱。在感情脆弱时走进网吧,寻找慰藉,把网络当作逃避现实的出口。
[处方]家长应高度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找出孩子沉迷网络的深层原因,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单纯的说教只会适得其反。
[案例]亲情带孩子“回家”
李先生的儿子三天两头往网吧跑。一天,李先生悄悄跟踪儿子到网吧,发现儿子在语音聊天室里,污言秽语,骂得酣畅淋漓……从老师那里,李先生了解到,儿子的成绩越来越差,性格内向,有些自卑……孩子放假后,李先生放下手头的工作,带孩子出门旅游。一路上,他细心照顾孩子,跟孩子说心里话……当儿子问他为什么对自己这么好时,李先生说深情地说:“你是爸爸的儿子,爸爸不对你好还能对谁好啊?以前爸爸工作忙,对你关心少了,你别生爸爸的气啊!”一番话说得孩子眼睛都红了。
旅游回来后,儿子比以前爱说话了,也不再往网吧跑了。
所以,如果孩子沉迷网络,父母也可在家中,辅佐他一步步地摆脱网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