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医药电商且行且观望 五大拦路虎还未能解决

2015-1-12 08:19|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20| 评论: 0|原作者: 张 敏|来自: 证券日报

摘要: 在家电、服装等品类电商早已大行其道之际,医药电商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不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医药企业,都迟迟没有大举发力。究竟是何原因,让这些企业面对如此巨大的蛋糕,难以下口呢?
    医药电商面临处方来源、物流配送、医保支付、潜在风险、盈利模式等五大难题

    编者按:在家电、服装等品类电商早已大行其道之际,医药电商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不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医药企业,都迟迟没有大举发力。究竟是何原因,让这些企业面对如此巨大的蛋糕,难以下口呢?

    ■本报见习记者 张 敏

    在放开处方药网售的预期激励下,医药电商迎来各路资本蜂拥而至。 

    Wind数据显示,目前,国内A股布局医药电商的上市公司有12家,分别是上海医药、九州通、第一医药、康恩贝、康美药业、国药股份、一心堂、以岭药业、嘉事堂、太安堂、海虹控股、英特集团等。此外,华润集团旗下拥有网上药店健一网,1号店、阿里健康、京东商城这三大网购平台都已获得网络售药的“入场券”,对这一潜在的金矿“摩拳擦掌”。

    然而,在我国,医药电商仍处于黎明前的黑暗阶段,各方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处方药政策和医保政策还未落地,我们还在观望。”一位网上药店负责人士向记者表示。

    此外,据一位观察人士介绍,目前网上药店唱主角的并不是药品,而是医疗器械。

    值得注意的是,处方药网售解禁仍遭到一些连锁药店企业等的反对。这一政策何时落地,各方仍在等待之中。

    资本布局医药电商

    去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放开网上药店的处方药销售。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了解,美国医药电商占美国药品零售额的30%,2013年销售额高达743亿美元左右。有分析认为,一旦处方药网购市场开闸,意味着我国医药电商市场将从目前的近2000亿元扩张为上万亿元。

    不过,截止到目前,相关政策并未落地。但各路资本却对此期待很高,纷纷掘进医药电商。

    据了解,相关上市公司采取收购现有的医药电商平台切入该领域。2014年12月4日,康恩贝宣布拟以现金2.71亿元受让浙江珍诚医药在线股份有限公司30.81%股份;2014年9月份,太安堂宣布以3.5亿元的价格收购康爱多100%股权。此外,一些上市公司发展自身电商业务。嘉事堂去年公告称,为适应医药市场发展,拓展公司医药电商业务,公司决定向全资子公司北京嘉事堂连锁药店有限责任公司增资;一心堂2014年10月份发布了将规划发展电商业务的公告,拟按实际业务需要投入自有资金购买相关软、硬件,设立、调配专业经营管理机构,组织完成项目实施及经营管理活动开展等等。2014年12月27日,京东商城日前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A证,而阿里巴巴和一号店也先于其获得资质。

    “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大部门都持有相应牌照。”上述观察人士向记者透露,但在政策落地之前,大多数企业都是在摸索和观望。在医药管理专家史立臣看来,目前医药电商除了面临资本上的挑战之外,还面临处方来源、物流配送、医保支付、潜在风险、盈利模式等五大难题。

    处方公开仍是难题

    网售处方药最大问题是处方来源。目前,患者如想在网上购买处方药,需提供医院的处方。但在医药未分开的国内,这对于欲介入这一领域的企业来说有点难。

    日前,阿里健康的“处方电子化平台”在河北和杭州试运行。这是中国第一个将医院的电子处方单分流出来的平台。不过,阿里健康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当地政府的支持。据报道,河北省政府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云上河北”,其中一块重要内容就是“智能药监”,其中“阿里健康”APP就是“智能药监”信息化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河北省政府为了推动阿里健康处方电子平台的运行,下令省内公立医院将部分门诊处方单分流到线上。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阿里健康只是个案。“卖药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如果处方外流,那么医院的收入就会减少,这并不符合医院和医生的利益。” 医药管理专家史立臣介绍,“现在很多医院在处理处方药上非常谨慎,有的医院实施电子化处方,患者看不到购买药品的信息,更不用提处方分流了。”

    一家进军医药电商的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公司在试图打造网络医院,意图解决电子处方这个问题。

    物流配送模式政策未落地

    “进入医药电商,建立一个网站不是难事,重要的是企业的药品配送能力。”一位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药品作为特殊的产品,对物流条件要求相对较高,整个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领域都必须在符合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标准下进行。

    根据《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医药电商必须具备GSP(良好供应规范)认证的药品配送体系。不过,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去年发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者可以委托物流配送企业储存和运输,物流配送企业应当具备食品药品质量管理规范所要求的储存和运输条件,这意味着医药电商的配送和准入门槛放低。

    不过目前,医药电商的物流配送一般多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而目前绝大部分物流企业不具有配送药品的资质。

    医药电商七乐康日前宣布,成立广州七乐康现代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并在广州率先试点。据了解,这是国内首张医药B2C物流牌照。

    “虽然说可以委托第三方配送药品,但是具体的标准并未落地。”史立臣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让很多企业做起来很难有标准参考。

    潜在风险仍未根除

    在《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多家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曾集体发声,强烈反对全面放开网上开售处方药等。

    “现在互联网出售假药的现象频出,质量安全问题仍是不可绕开的话题。”上述行业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患者并不具备正确的非处方药使用知识,常出现误用药品的现象,而且出现药品质量问题也无处反映。“患者药店、医院买药出现毒副作用,可以找到相关具体负责人。但在互联网上购药,出现这一问题,很难找到责任人。”

    不过,201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公告要求在2015年年底前实现全部药品制剂品种、全部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电子监管。公告要求,2015年12月31日前,所有药品批发、零售企业须全部入网,对所经营的已赋码药品“见码必扫”,及时核注核销、上传信息,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并认真处理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内预警信息。

    对于此事,国泰君安在分析报告中指出,全面电子监管实施后,监管部门可实现产品的全过程追溯,这也为医药电商扫除监管难的障碍。医药电商平台通过与电子监管体系对接可跟踪药品的来源和流向,有效防止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市场。

    纳入医保才能放量

    在线下市场中,药品快速打开市场、实现放量销售的关键因素是进入医保,在线上市场也是如此。但目前来看,网上售药如何与医保对接仍是个未知数。

    日前,海宁老百姓大药房成为首家开通医保在线支付的网上药店受到了业内的关注。据媒体报道,海宁市老百姓大药房网上药店的模式为:网上药店会员信息与个人医保帐户共享,账户通过oAuth授权登陆;网上购药可用医保账户资金在线支付,具有账号余额查询、订单传输、医保产品支付比例确认、在线付款结算等多种功能。

    但海宁老百姓大药房的做法也只是个个案。来自国泰君安的分析报告认为,目前医保管理体制较为复杂,形式上包括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大病医保、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商业医疗等,在管理权限上,有省、市、县三级,不同地区报销标准和管理流程不尽相同,要在大范围的实现医保报销对接难度较大。

    史立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医保支付未与医药电商实现有效对接时,医药电商很难实现大规模的放量。

    盈利模式仍在探索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各路大佬对医药电商模式的探索并不相同:一是以嘉事堂、一心堂、国药股份、第一医药、九州通、上海医药、英特集团为代表,这7家公司属于医药商业领域,因其具备线下连锁药店、药品配送能力而被市场看好;二是以岭药业、太安堂、康恩贝、康美药业、同仁堂这类药品生产企业进军医药电商,此外还有传统医院、传统企业和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厂商的整合;三是第三方药品销售平台,例如天猫医药馆、京东、1号店;四是以健一网、七乐康为主的独立垂直电商等。当然,各种模式有其自身特色和优势,但最终哪路英雄能真正在笑傲医药电商还有待观察。

    在接受采访时,九州通旗下好药师的想法是,依托九州通的医疗资源、议价能力、进货成本优势,联合厂商举办活动,争取厂商费用和外推资源,提高现金流速率,从而提升公司的毛利率。

    但中航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医药电商具体的产业链条和盈利模式需要在政策落地之后才会逐渐清晰。

    太安堂于2014年9月份发布了《关于收购广东康爱多连锁药店有限公司100%股权的公告》。在提示风险时,太安堂表示,处方药往往更考验网上药店综合服务能力,也是药店主要利润来源,但如何将“医院+供应链+配送+平台+线下门店”有效整合,构筑互利共赢生态系统,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商业模式还不清晰,公司在医药电商布局上可能面临持续投入和业绩不确定性的风险。

    其实,面对政策上的不确定性,除了太安堂之外,很多公司也并未思考清楚该如何做这一领域。这从企业对医药电商的投入就可以看出。据了解,看起来很美的医药电商,要是真想玩转,需要真金白银源源不断的投入。“医药电商初始阶段是一个烧钱的事情,投入几千万元对于做医药电商来说只是毛毛雨。”一位观察人士介绍。而相关公司投入并不算多,也是因为他们存在观望的情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