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中药类进口下降药企望搭“一带一路”顺风车

2015-1-29 16:32|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32| 评论: 0|原作者: 涂端玉、张忠安|来自: 广州日报

摘要: “西方并非不认同中医中药,但他们相信的是可以透明药物成分、证明药物活性并稳定质量、统一标准的中成药。”广东武警医院耳鼻喉中心中医科主任龙目恒坦言,如果在现代化、标准化生产方面不“与时俱进”,不排除未来中药市场也要让出不少份额给尝试开发中药的外企。

中药类进口下降出口升

    2014年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30.04亿美元,同比增长13.55%。

    2014年中药类产品进口额9.23亿美元,同比下降4.26%。

    文/表 广州日报记者 涂端玉、张忠安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数据,2014年1~11月,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30.04亿美元,同比增长13.55%。

    医药外贸

    步入中低速增长期

    “西方并非不认同中医中药,但他们相信的是可以透明药物成分、证明药物活性并稳定质量、统一标准的中成药。”广东武警医院耳鼻喉中心中医科主任龙目恒坦言,如果在现代化、标准化生产方面不“与时俱进”,不排除未来中药市场也要让出不少份额给尝试开发中药的外企。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方面介绍,国内医药产业仍处于转型关键期,既有的比较优势正在丧失,而拉动贸易增长的新动力尚未显现。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达882亿美元,同比增长9.21%。预计全年医药外贸总额将直逼1000亿美元,中国医药外贸步入中低速增长期。

    中药类产品

    进口同比降4.26%

    据了解,2014年中药类产品进口额9.23亿美元,同比下降4.26%。主要原因是香精香料用的植物提取物进口量下降。据了解,中国本土植物提取物正受到越来越多医药、日化外资企业关注。“植物提取物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朝阳产业,这与发达国家日益青睐天然植物以及营养保健品有关。”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

    此前,诺华制药、葛兰素史克都先后宣布在中国尝试用中药成分进行药物研发;法国日化品牌娇韵诗则透露,其正进行保护云南药用植物和生态多样性项目,未来会更多考虑在中国发掘植物。与此同时,本土药企则在加速国际化脚步。昨日广药白云山董事长李楚源表示,该公司将借达沃斯平台加速国际化,未来将把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作为重点打造板块。

    资本市场:

    “一带一路”利好中药医药企业

    目前“一带一路”核心区域有16个省份,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省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囊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东部沿海区域。因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一带一路不仅利好基建、港口等基础设施个股,同时对中药、医疗服务等出口也有刺激作用。甚至有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医药医疗器械等对南亚和东南亚的贸易额将大幅增加。这也使得部分在国际市场有一定优势的医药企业受到关注。

    记者对比财报发现,在A股上市公司中,九安医疗、蓝帆医疗、蒙发利、白云山、华北制药、新和成、海普瑞等医疗医药公司在境外市场都有不错的销售业绩。其中蓝帆医疗去年上半年(下同)营业收入7.77亿元,其中,境外市场收入就达到6.87亿元,占主营收入的比重高达88.42%。A股明星公司九安医疗同期国外销售收入为1.42亿元占比主营业收入比为61.82%。而同期国内销售收入仅8765.51万元,占比为38.18%。有分析人士表示,此前境外市场需求疲弱,多数上市公司业绩受到影响。不过,这些在国际市场占比较高的个股未来有望搭乘“一带一路”顺风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