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基层卫生 查看内容

代表献策:健全基层卫生体系保障乡医有为有位

2015-3-16 11:02|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62| 评论: 0|原作者: 高文 张凤云|来自: 农民日报

摘要: “乡村医生队伍事关农民健康,农民健康关系全面小康。广大乡村医生默默无闻、扎根基层、起早贪黑、风雨无阻,是农民朋友的疾病‘过滤者’与健康守门人。让每一个乡医生活有保障、社会有地位、发展有空间,既是推进医改的重要方面,也是稳定队伍的关键所在。”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卫小春呼吁。他的意见也得到了许多两会代表委员的响应,他们纷纷为我国农村医疗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伍冬兰代表说,新农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然而,推行和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但我相信农民的生活今后会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刘刚摄

    高敬佩代表说,要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法,明确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属性,特别是在农村更需要构建高效、统一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保障他们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本报记者刘刚摄
    本报记者高文张凤云
    “乡村医生队伍事关农民健康,农民健康关系全面小康。广大乡村医生默默无闻、扎根基层、起早贪黑、风雨无阻,是农民朋友的疾病‘过滤者’与健康守门人。让每一个乡医生活有保障、社会有地位、发展有空间,既是推进医改的重要方面,也是稳定队伍的关键所在。”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卫小春呼吁。他的意见也得到了许多两会代表委员的响应,他们纷纷为我国农村医疗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农民舍近求远跑城里就医,原因何在?
    目前,虽然国家对于农村的卫生事业提供了一定量的且逐年增加的资金支持,乡村卫生院里的设备、设施的数量虽有一定增加和提高,但仍有不少农民宁愿舍近求远,跑到距离较远的大医院就医,原因何在?
    “农民就医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距离、费用、成本及医疗水平,然而很差的农村卫生医疗服务能力导致农民群众不能病有所医,农村居民基本健康难以得到保障。”王执礼委员说。
    李秋代表也认为村卫生室业务能力不强是村民往大医院跑的一个重要原因。
    钱学明委员则认为,主要原因是乡镇卫生院缺人,没有高水平的医生,群众不相信、不放心。
    “以广西为例,当前广西乡镇卫生院空编13913人,空编率为26%;广西有的乡镇卫生院10来个医务人员,只有一人有行医资格。”钱学明委员说,“现在的卫生院,好医生都走完了。如果发达地区的乡镇卫生院都缺少有水平的医生,这就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就应该在管理体制上找找原因了。”
    钱学明委员认为,由于个人事业的发展很难看到美好的前景,再加上乡镇的生活待遇、工作环境明显比不上县城、城市,导致大多数医学专业毕业生不愿意进乡镇卫生院,就算去了也会走。
    人员流失严重,乡村医疗后继乏力
    “溜索医生”、全国人大代表邓前堆告诉记者,乡村医生担负着为9亿农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任,但身份不明、离岗后生活无着落等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尤其在一些偏僻山村,老乡们很难走上几十里地去镇上看病,主要依靠乡医。但由于养老保障不足,年轻乡村医生无法安心扎根农村而流失严重,年老乡村医生因无生活保障而不愿退出,退岗乡村医生则面临生活无着落的境况。”多次在提案中呼吁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帮助他们提高医疗技术的全国政协委员邵一鸣也表示。
    “生命的价值都是一样的,谁都希望得到好的照顾,而这种‘好’不是所谓的‘333模式’,花3天时间到大城市,排队3个小时看病,看3分钟的病又回去了。”邵一鸣说。
    马文芳代表也表示,由于我国卫生系统人事编制及相关福利政策一向仅下沉到乡镇卫生院,使这支队伍长期以来受制于“身份”问题,造成人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补充十分困难,已处于“后继无人”的困难境地。
    将乡医纳入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编制
    “没编制、没学历、收入低,这就是我国目前绝大部分乡村医生最真实的处境。及时将乡村医生纳入到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其收入和养老等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对乡村医生给予规范的监管,为其继续教育、培训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全国人大代表马文芳表示。
    邓前堆说,将乡村医生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可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将乡村医生纳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统一管理。
    “应该将乡镇卫生院纳入县医院统一管理,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编制在县医院。常年保持有不同级别的医生在乡镇为农民服务。”钱学明说。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孙丰源认为,构建合理的基层医疗体系目前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乡村医生的培养问题。“我国的医学教育培养一名正规医生需要很长时间,科班医护人员很少愿意到乡村就业的。相比而言,相对短期、见效快的医疗人才的培养,对农村更适合。设计合理的培训才能为乡村培育合适的医生。”孙丰源说。二是乡村医生的待遇问题。三是乡村卫生站的配套问题,只有配备了足够的设备,乡村卫生站才能够发挥作用。
    孙丰源强调,有了培训才有人“会干”,有了待遇会干的人才“爱干”,有了设备爱干的人才“能干”。三个环节环环相扣,一环都少不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