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总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有出息,但千万不要过分心急,甚至经常嫌弃或者批评自己的孩子,否则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一位刚念初二的阳光帅气男孩,因爸爸总说他没出息,而最终患上了强迫症。可见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多么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和孩子沟通。
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总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有出息,但千万不要过分心急,甚至经常嫌弃或者批评自己的孩子,否则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一位刚念初二的阳光帅气男孩,因爸爸总说他没出息,而最终患上了强迫症。可见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多么重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和孩子沟通。
晓明是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子,念初二。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男孩子从外省转学到了杭州,原先中上的成绩成了班里的小尾巴。这下爸妈管得更严了,从学校到家里,算准了20分钟的路程,男孩稍微晚了点,妈妈就会指着男孩的额头问:“怎么回来这么晚,去哪玩了?”
“爸爸总说我没出息,怎么生出个我这么没用的儿子?”男孩变得越来越焦虑,一些奇怪的举动也越来越多,总是频繁洗手,洗澡的时间越来越长,却不愿意和父母多说一句话。
男孩的爸爸妈妈不知道的是,男孩偷偷攒下了零花钱,一个人跑到医院看心理医生,医生诊断后告诉他,他患上了强迫症。
1、我们家怎么有这么一个没出息的孩子呀。
这话只能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伤害。有的因此产生自卑感,不求上进。家长正面积极的鼓励和卓有成效的帮助,才是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和掌握生活本领的根本方法。
2、“你看看人家。”
也许,父母无意间的比较只是想让孩子更有动力,但这会使孩子觉得父母更喜欢别人,总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进而失去自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若父母欣赏孩子并能适当鼓励,会使孩子更加乐观自信。相同情况下,父母可以说“我们知道你已经在努力了,加油。”帮孩子建立自信。
3、“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听话“的孩子到底好不好?不要一味要求孩子服从自己,给孩子争辩的权力,培养有主见的孩子。学会与孩子说话,当孩子与父母顶嘴时,沉默会更具震撼力。
4、“我说不行就不行。”
别耍“因为我是你爸爸”的威风“,一言堂”的后果是惧怕不等于信服,尊重孩子的选择,学会与孩子商量,多听听孩子的建议。
5、“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没有力度的话不要说,别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停止空洞的说教,尊重是最好的办法。批评孩子时,注意不要伤着孩子,要宽容孩子的“不务正业”,不要强迫孩子做他暂时不喜欢的事。
父母总是一心为孩子好,但有时候原本出于善意的管教,常常被一些不好的沟通阻断。当父母对着孩子愤怒责骂的时候,父母的“爱心”被淹没在“粗暴的管教行为”之中。尽管许多父母在责骂的同时不时声称“是为你好”,但子女听到的是如雷贯耳的叱骂声,很难感受到父母的“爱心和善意”。
因此,现在的父母应学会怎样和孩子说话,怎样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意思、愿望,使孩子能够及时知觉到父母“批评”“教育”中所蕴含的关爱和善意,减少由于父母“言辞不妥”而引发子女的抵触情绪。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与孩子沟通的秘诀:
1、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合理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资质和潜能,如果想让你的孩子有良好的发展,那么现在开始先停止按你的喜好来为孩子选择学习的内容,停止逼迫孩子进行一些活动。了解来自于观察,例如:孩子对音乐声特别敏感,听到音乐声就特别兴奋,平时能模仿不同的声音,对音阶的掌握很准确,喜欢各种乐器,那么表明你的孩子在音乐方面有很大潜能,可以和孩子进行商量让他参加音乐类的学习。
2、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语气
所谓的负面比如家长不要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马上给我……”、“你怎么那么笨……”、“我不允许……”、“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环”、“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也许你一时控制不住自己说出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说的多了,孩子对此更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家长再说类似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还让孩子感到厌恶。因此,当你很生气时,一定要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去和孩子进行交谈,因为人生气的时候是会失去理智的,不要让不理智的情绪控制住你的语言。
3、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而孩子感觉与父母难以沟通,代沟必然越来越深。所以家长与孩子说话时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听完孩子的讲述,还要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愿。在学会倾听孩子的同时,家长要学会向孩子倾诉。沟通是互动的,是双方面的。如果家长只一味倾听孩子的想法,那你的孩子就可能会变成一个只喜欢吐苦水、寻求别人帮助却不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帮助别人的人了。
4、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
父母应该知道多大的孩子理解多少的话,如果父母尽说些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这不仅让孩子觉得辛苦、压力大,亲子间对话也势必难以搭得上线,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畅而使双方之间有代沟的产生。
5、注意体会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当孩子的玩具坏时,或当孩子和小伙伴闹别扭时,孩子会难过上好半天,如果家长认为:小孩嘛,很快就会忘记的。或者就只会一味和孩子说:“没关系的,要坚强点。类似这样硬邦邦的安慰,孩子会觉得你根本体会不到他的难过,久而久之,他遇到困难时就不会和你说,而是一个人憋在心里了。如果父母改成说:“我也很难过,我们一起来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好嘛?”相信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
6、和孩子密切相处,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喜好
沟通最主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聊天,爸爸妈妈们要腾出时间和孩子相处,密切观察孩子对哪些事物感兴趣,了解他最近是否遇到苦恼的问题,然后就孩子的想法和喜好寻找话题进行交流,这样会激发孩子和父母交谈的兴趣,促进亲子关系。
7、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
父母与孩子对谈的题材,大部分是来自生活之中,因此培养孩子一颗敏锐、好奇的心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车子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等,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孩子的观察力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当然,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引导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