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睡眠研究会在京发布了今年的“3·21”世界睡眠日主题为:“健康心理,良好睡眠”。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升。“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但现在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晚睡、通宵、24小时上网等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存在睡眠问题。睡眠质量差或许是因为患有心理疾病。
日前,中国睡眠研究会在京发布了今年的“3·21”世界睡眠日主题为:“健康心理,良好睡眠”。自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升。“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但现在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晚睡、通宵、24小时上网等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存在睡眠问题。睡眠质量差或许是因为患有心理疾病。
相信会有好多人会问到:睡眠不好会跟心理有什么关系?答案是有关系。我们一生的1/3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确保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非常重要。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外观和日常的行为表现,甚至还会影响我们在家中、工作时,以及开车时的安全。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韩芳教授介绍,患有睡眠障碍的人不仅白天疲倦、嗜睡、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反应能力下降,而且会引起烦躁、焦虑、易怒、抑郁,严重者会引起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睡眠障碍和心理健康关系密切而复杂:精神症状可以放大或加重睡眠障碍;精神障碍的病理过程破坏睡眠质量;失眠是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尤其是抑郁症,常在失眠1年以内发病);精神障碍可以引起失眠、过度睡眠和睡眠质量改变(夜惊等);1/3~1/2的慢性失眠患者有精神疾病的问题。因此,睡眠障碍对患者的身心影响都很大,是临床需要解决的很重要的问题。
“睡得好是生命健康的标志,睡不好是疾病的征象”,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韩芳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确定为“健康心理 良好睡眠”,并且正式启动围绕该主题的大型科普活动。他指出,通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良好睡眠的认识,让全体公民充分认识到睡眠障碍对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获得健康心理与良好睡眠的科学知识。
据了解,睡眠影响着心理健康,患有睡眠障碍的人会引起烦躁、焦虑、易怒、抑郁,严重的会引起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中心主任贾福军在发布会上指出,长时期失眠是抑郁症的高危因素,失眠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比非失眠患者高3-4倍。并且绝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都伴有失眠。心理健康同样影响着人们的睡眠。焦虑、烦躁、不安等心理现象都会导致失眠。
1、要建立有节律的睡眠时间。这样有助于上床入睡快,起床后头脑清醒;
2、要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温度、湿度是否适宜,床铺是否舒适,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3、要处理好担心、焦虑情绪。带着一份平和的心境更易入睡;
4、睡前要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例如喝茶、咖啡等;
5、许多心理疾病都会导致睡眠障碍。所以,改善睡眠应该从改善我们的心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