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宝宝营养均衡,很多妈妈都为宝宝做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进食习惯,大多数的妈妈都忽视了宝宝正确的进餐顺序,影响宝宝的营养吸收。正确的吃饭顺序可以保护宝宝的肠胃,帮助宝宝更好的吸收营养。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宝宝正确的吃饭顺序:
为了让宝宝营养均衡,很多妈妈都为宝宝做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但由于长期以来的进食习惯,大多数的妈妈都忽视了宝宝正确的进餐顺序,影响宝宝的营养吸收。正确的吃饭顺序可以保护宝宝的肠胃,帮助宝宝更好的吸收营养。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宝宝正确的吃饭顺序:
妈妈常闯的误区:
长期的饮食习惯,宝宝吃饭的顺序似乎已经约定俗成:先给孩子来点甜饮料,然后是主食搭配上鱼肉和蔬菜,主食后面是汤,最后还有甜点或水果。在这样的吃饭顺序中,妈咪不知不觉闯进了误区。
误区一:品尝完鲜美的肉类再吃点蔬菜消消食
先吃肉再吃菜也是许多家庭进餐的“选菜顺序”。一方面,由于肉类的烹调较费时间妈妈都会把蔬菜放到最后烹饪;另一方面,青菜素素寡寡的外貌似乎也不如肉类肥美多汁吸引。加之由于因为觉得肉类营养丰富,妈妈都喜欢把大块的肉往宝宝碗里夹,饥饿的宝宝进食速度快,一下子就用肉肉把肚子填饱了,剩下的青菜都吃不下了。
给妈妈的提醒:先吃肉类会将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体内,当宝宝小小的胃被大鱼大肉塞满,就再也容纳不下青菜了。其实青菜富含的纤维素和各类维生素是各种肉类无法提供给宝宝的,如果先吃肉类填饱肚子会很容易造成宝宝营养摄入不均衡。
误区二: 吃饱了,喝口汤
吃完饭菜后口里干干的,妈妈都会赶紧装碗汤让宝宝喝,下下食的同时汤也比普通白开水有营养。宝宝也喜欢在饭后喝碗浓浓的汤,放下碗,打个饱嗝,多美妙的一顿饭啊。
给妈妈的提醒:饭后喝汤,当心养出小胖墩!想想看,宝宝吃饭已经很饱了,还要再喝一碗汤,这样只会加重宝宝肠胃的负担,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宝宝肥胖。另外,汤水还会稀释胃液,影响食物的
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误区三:先喝杯酸酸甜甜的饮料开开胃
宝宝都爱喝酸酸甜甜的饮料,例如果汁啦碳酸饮料什么的,有些妈妈为了让宝宝乖乖吃饭,都会在饭前给宝宝来上一杯甜饮料。有时候宝宝到小朋友家做客或者到餐馆吃饭,都要先捧上一杯饮料喝得津津有味,这仿佛已经成为了宝宝进餐约定俗成的前奏。其实还没吃饭就先喝饮料的习惯非常不好。
给妈妈的提醒:别以为果汁饮料营养价值高,其实餐馆和外售的果汁大多是味素调和成的,营养价值极低。如果宝宝先喝了饮料填饱了小胃袋,之后正餐的进食量就会显著减少,容易造成宝宝营养不良,得不偿失呢。
孩子正确的吃饭顺序
其实,宝宝最健康的吃饭顺序应该是这样的:汤、青菜、饭、肉、半小时后水果。
先上水果
在吃饭前的1个小时,不妨先让小朋友吃些应季清爽的水果,不仅可以补充营养,也能增加孩子的饱腹感。
再上一碗开胃汤
恰当的喝汤的时间应该是吃正餐前。饭前先喝几口汤,将
口腔、食道润滑一下,有利于食物稀释和搅拌,促进消化、吸收。最重要的是,饭前喝汤可以增强宝宝的饱腹感,从而抑制摄食中枢,降低人的食欲,不会让孩子吃太撑。
菜肉平衡摄入
小孩子吃饭,首先保证足够多的膳食纤维,延缓了主食和脂肪的消化速度,也能避免高血脂、高血糖。从食物类别的比例来说,这样吃饭的顺序可以控制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保证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提供大量的抗氧化成分,并维持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平衡。
孩子们每天摄入量最多的应当是蔬菜和主食,摄入量最少的应当是动物性食品,把它们放在就餐顺序的最后比较合理。
培养宝宝良好的膳食习惯
除了要帮助宝宝找到一个正确的进食顺序,培养宝宝良好的膳食习惯是相当重要的,只有这样,宝宝才能充分的吸收到营养哦!
1、避免挑食、偏食的习惯形成:宝宝这个时期往往喜欢吃熟悉的饭菜,不喜欢吃那些不常接触、比较陌生的食物。长期如此,有可能造成孩子偏食、挑食。妈咪应注意食物品种要多样化,经常更换,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食物,熟悉它们的口味,可以避免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
2、不随便吃零食:不断地吃零食,缺乏饥饿感,会影响对正餐的食欲。同时,胃肠不断工作,得不到休息,易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炎等。许多零食属于高糖、高盐、高脂肪食品,营养素单一,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和营养素缺乏。因此家长不要给孩子准备许多零食,以免让他养成想吃就吃的习惯。而应保证孩子定时、定量地吃好‘三餐一点’。
3、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细嚼慢咽可使食物在口中充分地被研磨并与唾液充分混合,可刺激胃肠各种消化液的分泌,可减少胃肠道负担并使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同时,多咀嚼还有利于颅骨和牙齿的发育,增强牙齿抵抗力,防止牙颌畸形以及龋齿。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大脑饱食中枢有充足的时间告诉你——“吃饱了!”以免食入过多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