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渐渐变暖,四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越来越多的人参加户外锻炼。由于步行是一项最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它不仅不受年龄、体质、性别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而且有世界卫生组织在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的前提下提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的说法,因此散步受到了众多热爱健身、关注健康者的青睐。
随着天气的渐渐变暖,四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越来越多的人参加户外锻炼。由于步行是一项最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它不仅不受年龄、体质、性别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而且有世界卫生组织在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的前提下提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的说法,因此散步受到了众多热爱健身、关注健康者的青睐。
增强心血管的机能
经常散步可以调节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防止肌肉萎缩,保持关节的灵活性。人在散步时下肢要支持体重,使小腿、大腿和臀部肌肉及骨骼都能得到锻炼,同时身体向前位移,需参加活动的下肢肌肉群和身体其他部位协调配合,心脏则必然要加强收缩,加大心脏的血液输出量,从而对心脏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例如,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散步,一般每分钟心率可达100次。
增强记忆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也在退转,步行能够增加记忆力,记住每天早上走路,记忆力会越来越强。
有助于消除疲劳。
轻快的步行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是治疗情绪紧张的一副理想的“解毒剂”。歌德曾说:“我最宝贵的思维及其最好的表达方式,都是我散步时出现的。”由于散步时全身血液循环加快,使脑血流量增加,神经细胞的营养得到改善,可以帮助精神和心理紧张的人放松,对消除疲劳、保养身体以及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都是有帮助的。
延年益寿
生命在于运动,步行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稳定情绪,这样寿命自然延长。
提高机体代谢率。中老年人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散步,代谢率提高48%。如果每天步行1小时,走4000米~5000米,要消耗大约300千卡的热量。
肥胖者:长距离疾步走
宜长距离行走,每日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使血液内的游离脂肪酸充分燃烧,脂肪细胞不断萎缩,从而减轻体重。
体弱者:甩开胳膊大步跨
体弱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走5kg以上最好,走得太慢则达不到强身健体之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进行,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失眠者:睡前缓行半小时
晚上睡前15分钟前散步,缓行半小时,可收到较好的镇静效果。
高血压患者:脚掌着地挺起胸
高血压患者散步,步速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因为这样会使大脑处于不停地振动,容易引起头晕。
糖尿病患者:摆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时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甩腿,时间最好在餐后进行,以减轻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但对正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避开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时间,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行走一般选择在餐后半小时,而且活动时间也不要超过1小时。
冠心病患者:缓走慢行
冠心病患者散步步速不要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应在餐后1小时后再缓慢行走,每日2至3次,每次半小时。长期坚持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助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1、盲目效仿他人。例如,倒着走对于腰部力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适合所有人,有的老人跟风,或者不顾环境是否安全,倒着走有摔倒的可能,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有的学人家使劲摆动双臂,以为能加大运动量,可这种姿势只适合步速快的人,否则会使得上肢很累。
2、散步必须找整块时间。上班族可以见缝插针地利用一切间歇来散步,上下班是最好的步行机会。建议步行路程在40分钟以下的都可以走路上下班,这样全天的运动量就足够了。路远的,距离目的地两三站地时可提前下车步行过去,算是创造散步的机会。
3、用跑步机代替户外散步。跑步机只适合年轻、体力好的人,不适合老年人,因为走路时人可以自行调节速度,累了自然慢下来,但跑步机让人必须跟上机器的节奏,一旦体力不支,很容易发生意外。
4、认为散步很枯燥。带个收音机,听听音乐,会让散步的过程不枯燥,也不觉得累。但专家提醒:“锻炼的最高境界是身心合一”。
1、要全身自然放松、步伐从容和缓,不宜勿忙。同时,要心绪平静,不要让琐事充满头脑;
2、要根据体力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做到形劳而不倦;
3、散步的速度可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或且走且停、且快且慢的逍遥步而行,此法多用于体弱多病之人;
4、或以每分钟60步左右的慢步而行,多适用于饭后运动;散步的时间以清晨、食后、睡前为宜。食后散步有助于消化。睡前散步有助于心神宁静、尽快入眠。
虽说什么时候散步都可以,但是许多老年人偏爱饭后散步。散步虽好,也是因人而异的。例如,患肝炎的人,如果饭后活动,食物在胃内便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很快地进入肠道,也不能被充分吸收,结果往往出现腹胀等症状;患胃下垂的病人饭后也不应该活动,后者会加重胃下垂。患有上述疾病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人,饭后至少应静卧半小时再活动。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应该休息一会再进行“饭后百步走”,吃完饭就“走”对身体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